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的空间观念

时间:2022-04-09 06:18:34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的空间观念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必备能力培养的重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学习初中几何的基础性工作。教师应从指导学生探究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形成起来的, 它是物体的形状、 大小、 位置、 距离、 方向等形象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空间观念具有高 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获得直接 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和推理,形成空间观念。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空间观念谈一些看法。

一、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获得空间观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要求。在数学课中,空间观念的培养一直是一个让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比如挂图、幻灯片等,呈现给学生的都只能是平面的表象。准备实物让学生观察,由于条件的限制,数量非常有限。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及使多媒体在课堂得以大量运用,为数学老师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首先,可以通过运用网络资源来增各种图形的表象。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学生对三角形的的稳定性很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生活中大量有关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学生的表象增加了,知识的理解才能有由量的积累提升到质的飞跃,空间观念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其次是参过制作简单动画,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几何图形的教学很多内容都是要在动态中来理解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始终只是在平面上,无法让图形动起来就无法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化过程。而通过制作简单的动画,可以让静态的图形动起来,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另外一些图形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利用动画演示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形成空间观念的。培养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感知,这些都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更离不开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参与,合作交流。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开展“剪一剪”活动,教师发给每个学生印有瓶子的一半或衣服的一半轮廓图,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这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设法把这个物体的整个图形剪下来。学生就要自主探索,亲自实践,有的学生认真地画出另一半,然后沿着轮廓剪下来,但总不十分像。有的学生先把纸对折,再沿着瓶子或衣服的一半轮廓来剪,打开后就是一个瓶子或一件衣服的图形,通过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完全重合。这个瓶子和这件衣服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就是对称轴。这些概念的获得,是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实际操作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我们的教学活动需要有目的的进行,在达到我们当前的主要目的的同时,不可忽视对空间观念的培养。如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量角器上的九十度,能使学生牢固地留下“九十度角是直角”的印象。空间观念的形成,必须有学生的实际操作,让他们自己去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借助视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是牢固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任意画三个三角形,度量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并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结果学生会自己发现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都非常接近180度,再让学生动手剪三个三角形,然后每个三角形都用手撕下两个角和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学生会立即发现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正好等于180度,这种由他们亲自实践探索发现的规律,学生既有成功的喜悦,又使结论记忆深刻,而且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使用自己的脑袋,自己的手,不仅对空间观念的形成有好处,而且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增强。用手去接触,去感知,引导学会直观认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也就进一步达到了眼脑的结合。这也说明了用适当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起决定性作用。

四、加强空间观念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生活中来体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将几何知识运用于实际, 对培养空间观念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度量、计算及几何概念与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需要学生能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 培养学生从交流活动做起。空间观念是在探索和体验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发展 起来的,所以在几何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和交流必不可少,教师应该提供素材鼓励 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其次,让学生善于几何推理。小学几何的推理不是符号的推理,而是在操作中和 图形的转化中得到发展的。如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是建立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 的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的。教学时,可让学生拿出印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硬纸片各一套,先剪下两个直角三角,任意拼摆看能摆成什么图形,在学生拼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边形面积的一半,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向发展。

空间观念的培养,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实际观察实践操作等途径,注重多媒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利用一切可能的有利条件,逐步培养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认识和掌握,这样对学生的进一步几何的学习打下一个十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班主任扮演的角色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中进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