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天然长江石

时间:2022-04-09 11:14:17

清水出芙蓉,天然长江石

古人云:“道法自然”、“师法自然”,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而长江石丰富的画面更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真的是景中有山石,石上是自然。清入赵继恒也说:“叠叠高峰映碧流,烟岚水色石中收,人能悟得其中趣,确胜寻山万里游”。本来,赏石是人们在石头上寻找生命对应的东西,是一种自然而然、返璞归真的行为。对于石头,我们也应该是以一种发现的、欣赏的、学习的、崇敬的态度走进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浮躁、膨胀的人们却以一种改造自然、扭转乾坤的气势,大刀阔斧、大块朵颐……曾几何时,泸州也引进切割器打磨机,偶有刺耳的金石锉轧之声锥入骨髓、令人悚然,—份深深的刺痛、痛入心扉,一缕哀哀的忧愁、挥之还留,一句由衷之言、不得不说:天然长江石才是至美之物。

在阐述观点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白什么是天然长江石,天然长江石就是长江沿岸、或堆场上采集的未经任何人为加工的长江石。相反,人为的切割、打磨、抛光取形等对长江石的形质色纹意有所改变的长江石,则不是天然长江石。在当地,人们习惯称其为打磨石。在这里我还要说明一下,对长江石的清洗、上座、命名配文等对长江石本身没有任何改变的行为则是人石交流、亲近自然的自然行为,这是一种快乐的过程,—种美好的享受。

对于某些石种,或许你不打磨根本就出不来图案,或许你原本就是山体,不开采不切割就无法拥有……这些我不得而知,就无从谈起。但是长江石,本身就自然而独立地形成了观赏石形质色纹意之综合审美的最高形态,长江石这一最高形态的自然美不容置疑地决定了我们对她的赏玩取向,确实,对于天生丽质、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于一身的长江石根本无需作任何人为的修饰,最高境界的美是尊重自然美。然而,这些年来对长江石加工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两点个人的看法。

一、对长江石进行加工是对天然长江看的一种破坏

我们都知道长江石是因岩层沉积或火山爆发、岩浆冷却等因素形成山体,经碎裂、滚落、碰撞搬运、沙磨水冲千万年而形成,在这些自然力的长期运动过程中,长江石上留下的信息,形成的包浆、石肤、毛孔以及氧化层都是真实而宝贵的。走进她们就是在触摸长江石上凝固着的时光流逝,大自然变迁时的亘古记忆,这是一种传承、一种历史。面对千古如斯的大自然杰作,天地之灵物,我们一匆匆过客,有何理由,有何资格妄加改变,恣意取舍!

试想,你在对长江石的加工时,将其搬运碰撞过程中留下的印记,比如外形的缺陷给除掉(取形),在长期沙磨水冲的过程中形成的石肤、就是我们所谓的质色轻易地抛弃(打磨、抛光),甚至纹理体量的人为改变(切片)……所以对长江石的加工行为是对天然长江石的破坏,是丢失!是一种无法弥补不可原谅的错误!记得曾听过一位北京旅游专家的讲座,其中心内容就一句话:真正的旅游不是开发,是顺应、是利用。说得太好啦!就是说,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以及所有生命都是地球上的一员,我们应该是一种平等、共享、和谐相生的关系,而非一味地攫取、自私地占有……少一些毁灭,多一点保存吧!

三、打磨石不是美

其实,这个问题是不容置疑也无需解释的,标题就是答案。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追求向往的最高境界,而三者中“真”排第一,在失去真的前提下,另外两点就无从谈起,也没有了立足点。石头亦然,在人为的加工后、使其已经失去了真实的原有本身的形质色纹意时,对后面两点本身就提出了质疑:在一切都改变的情况下,石头还是好的、美的吗?抛开这个不谈,我们装聋作哑,就机械地单纯地从我们眼睛里看到的所谓审美来说,打磨石也不是美。

长江石的美表现在形质色纹意这样五个方面,我们先来看形。天然长江石外形一般都圆润,边沿线条流畅,变化低调内敛,显得随和自然,偶有起伏也是轻描淡写不急不躁,有琴键叮咚之清爽愉悦之美。而切割取形的长江石显得呆笨死板和匠气。就如一中规中矩的幼儿,失了童真和率性,这不是美。

质,长江石的硬度在5—7度间,质地好。天然长江石石面有毛孔,石肤完好,触手轻抚仿佛能感受其呼吸,似气息悠悠、吐兰盈盈,一副清雅处子之态。而经抛光打磨的长江石有如瓷器娃娃一般,虽则光鲜,却没有生气,哪有美感?

色,天然长江石会发出一种柔和自然的光泽,如巧笑嫣然、气定神闲的江南女子。特别是在你亲近她时,她会回应你,比如湿水、绢帛浸水一抹,瞬间水雾就氤氲洇湿了双眼,整个画面立即便鲜活妙曼了起来,似一含羞带怯的少女,惊恐而绯红了两颊,有笑从双颊生的妩媚,不由你心生怜惜、心驰神往。而经打磨或强酸腐蚀后的长江石,则如没了脸皮、戴了面具一般,惨白、散淡、僵硬,没有活力,何来灵气,这更不是美。

因人为的打磨抛光,导致一系列的破坏、丢失和改变,也就直接影响了长江石的纹理和意韵。首先加工后的长江石画面已不再是原来的纹理,且看起来仿佛浮在石面上,显得苍白死寂。而天然的长江石因石面有毛孔、色泽饱和丰满、纹理有种颗粒状的质的立体感,也就自带了一份气韵感,一份丰润透气感。因此其画面也更真实自然,意境就更幽深怡远,有一种浑然天成不露痕迹之内美。

长江,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如果论起人类历史的厚重,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石头。长江石上丰富的画面,以及长江石天然的敦实浑厚就足以承载一个民族悠久的文明史,那本身就是一种大美:是一种积累、一种沉淀、一种厚重和历史。而一经切片就是单薄、是干瘪、是脆弱,所以将长江石切片是和长江石的美背道而驰的,是舍本求末之举!如果抛光打磨是人工美女的拉皮嫩肤、美目漂唇,那取形切片就是削臀取肋、伤筋动骨,是要命的。好几年前,有个熟悉的同事因美体塑身而丢了性命,我们一帮子女孩曾唏嘘惊悸了好长一段时间,生命都不存在了,美从何来?

作为现代人,我们有好多的无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常感困乏,总想去郊外徒徒步露露营,放牧一下心灵、亲近一下自然。见够了都市的高楼矗立咄咄逼人的气势,乡村的低矮土屋就有了一份亲切友好与谦和。看惯了街道两旁修剪造型的植物,总给人一种小心翼翼、大气也不敢出的拘谨,使人不能放松。回过头来你看那漫山遍野原生态的树木竹林,它们看似杂乱无章,却处处透露着一种生机的合理,没有人为的东西强加给它们,它们按照自己的、也是自然的法则生长,所以它们是自由的、快乐的,也带给我们一份自由与快乐。比起城市里的植物,它们显得朴素了一点,但这种朴素里面蕴含着一种大美:一种率性之美、一种本真之美、一种生命之美。而我们的长江石就具有这样的品格。让我们一起来多保持、保留一些纯粹的简单干净的东西或地方,这样,我们回家的路上会少一些迷茫,多一些轻快。

其实,喧闹的是世界,宁静的是心灵。长江石,感谢有您,任凭市音聒噪,我们能独享天籁。您默默施美,不惊扰世人,愿我们也静静欣赏,别强加于您,自然而然、生生息息……

上一篇:月球上的烤鹅 下一篇:蜗居在人体上的寄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