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要常态化制度化

时间:2022-04-09 10:23:35

“走转改”要常态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93-0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闻界正在大力推进的重点活动。2011提8月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脚上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用大量鲜活丰满极具感染力的新闻实例记录了社会丰态,时代变迁,一改以往时政报道枯燥、刻板,给报纸荧屏带来了清新之气,较好地改善了新闻队伍自身的工作作风。目前“走转改”活动已经进入新阶段,今后应如何改进、创新,并把“走转改”成为常态化制度化。

笔者认为,深化和拓展“走转改”活动,必须认真梳理前阶段的报道经验,针对需要改进‘创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付诸实施,才能达到不断改进的工作目的。

一、“走转改”使新闻报道更贴近群众

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节的问题进行深入采访报道,按照“深入基层,讲实话、报实情、求实效”的要求,主要负责人带队,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脚踏实地进行调查和采访,上级台的《林志承“辛酸求医路”》和《云南一学校缺少学习必备工具书---字典》,很好地给下级台作出了走基层的榜样。报道了农民工为他的孩子在北京求医的过程,真实地反映了民情、民意、民生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反响。

为了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有的媒体还进一步细化了细则《基层采访手册》对记者到基层采访要求和规范,还建立了多个联系点,定期到这些地方跟踪调研、挖掘素材使很多记者对新闻工作有了新的理解,感叹采写来的新闻报道,只有真正脚踏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心里才踏实。

二、“走转改”不能走过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走转改”活动的声音有些衰落,有的节目又回以了老套路上,甚至个别栏目把一些常规用的报道、基层的新闻,贴上了“走基层”的标签,这种浮于表面的报道根本谈不上是深入调研;有个别人仍然热衷于编二手材料、上网“扒新闻”使“走转改”活动于形式、走过场,也给“走转改”活动的实际效益大打了拆扣。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当成一项宣传任务

有的媒体将“走转改”当成一次上级下达的重点宣传报道任务来完成,开栏目、上时段,领导带着基层转。当然,这些都是必可少的的基础保障。笔首认为,报道任务有最终完成的时候,但是“走转改”活动是没有截止日期的。这项活动既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重点举措,也是推动新闻宣传的重点举措,也是推动新闻事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走转改”应成为新闻战线的工作状态,应当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下去,要谨防成为“一阵风”或“走过场”。

2、部分人走基层,更多的人跑上层

有的媒体并不是记者、编辑全员参与“走转改”,有相当一部分记者仍然是遵循着老生常谈式的新闻报道模式,似乎“走转改”与已无关。长期以来,领导活动、会议消息等报道模式,使许多记者染上官气,看材料、跑会议、听汇报,新闻报道官腔官调、枯燥无味。

因此,“走转改”要成为全体新闻从业人员的必修课,不能只落到部分记者身上,要做到人人走基层。因为要提高新闻影响力,要采访出好的新闻,靠的是腿勤、脚勤、手勤、眼勤、嘴勤、脑勤。这就要求记者多往基层跑、多向基层看、多替基层想。

这绝非久居高楼大厦、书斋会场就能为之的;更不是在网上扒、把以前积累的素材凑一凑,就能采访到反映基层呼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的。所以“走转改”绝不是部分记者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意思意思”而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基本要求和有效举措。

3、沉不下去,走不到底

近一个阶段有关“走转改”的报道,记者确实下了基层,也与基层的群众有了接触,文风也更朴实,但总觉得报道还欠火侯,缺乏能够打动人、感染人的新闻故事和深层报道。据了解,目前有的记者下去采访的做法是:事先打电话通知采访对象,到当地后听听基层干部介绍情况并要点材料,再拍点现场照片或画面,期间被采访单位的领导要陪同,车接车送。回到单位后,关起门来把材料整理一番,稿子基本就差不多了。看似记者“业务熟练”,实则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这种浮躁的采访,心沉不下来,就不会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也做不出百姓爱看的新闻节目。

笔者以为,锻炼新闻队伍要靠在基层“摸抓滚打”,下基层是为了“接地气”,真正走近群众的实际生活,记者到基层采访时,要做好无迎接、无专车、无宴请、无现成文字材料的“四无”准备。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丰富而鲜活的新闻资源。新闻工作者唯有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挖掘到之不尽的鲜活素材,采访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

三、常态化、制度化的基本保障

要使“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就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记者深入基层、深入老少边穷地区的做法,使之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和自觉行动。要保持“走转改”活动常态化,除了认识到位位、领导重视、组织得力等常规性要求外,还要着重做好五方面的事情。

1、认识和了解基层在哪

深入基层采访,那么基层在哪里?有人认为只要深入困难在区、走进大山就是深入基层了,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简单地说,哪里有人民群众,哪里就是基层。贫困山区、老少边穷地区是基层,社区、学校、医院、服务行业是基层,科研、军警、社会各职能部门的下层杨构也是基层,只要能听到民众的心声、了解到民情民意的地方都是基层。关键是记者带着“真心、真情、真意”,才能找到真正的基层。

2、加强记者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教育

做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工作,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品德,坚决杜绝“文件记者”、“会议记者”、“网扒记者”、等恶习,要养成勤、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对本单位的新闻从业人员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教育,深化新闻战线“各项学习教育”,引导新闻从业人员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内化为工作准则和自觉行动,使他们乐于参与,广泛参与,深度参与,要鼓励从业人员不断增强做好新闻工作的本领,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职业素养,正确履行记者的使命。

3、建立新闻单位领导下基层的常规机制

领导下干部带头“走转改”,是“走转改”常态化的基本保证,各新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调研,亲自采写新闻报道,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确保“走转改”持续不断、力度不减。因此,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不走过场的领导干部“走转改”制度,保证其每年有固定时间下基层、搞调研、写报道。

4、狠抓责编和主编工作环节

责编、主编这个环节是“走转改”常态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各媒体对责编、主编的选择应有硬性要求,没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干过记者编辑的人,就不能担任责编、主编。另外,责编、主编每年也要参与“走转改”,要定期下基层,才能在节目编、审过程中充分体现“走转改”的要求。

5、要有制度做保障

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仅靠动员、提出要求、领导带几次头是不行的,要确保此项活动常态化,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体制,特别要建立考评奖励制度,将“走转改”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评优体系、干部提拔和人员竟争上岗的范畴,对独立完成的、来自基层的新闻报道数量应该明确规定,完成的质量定期进行评审,达不到数量和质量要求的,要劝离新闻岗位。

每位记者能够不辰使命、沉下身心、走进基层,使“走转改”成为新闻事业有常青树,成为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在群众生活中把握时代脉搏、感悟生活真谛,不断报道出富有时代气息民众情感的新闻侍作。

上一篇:筛板式乙醇精馏塔的设计 下一篇:电池板底座铝压铸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