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改革探究

时间:2022-04-09 06:48:54

《电机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改革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我院将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重组,并明确了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性质。《电机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围绕培养目标,依托兵工行业,深化校企共育的“五共同”,明确了课程体系定位,进行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在课程改革中成效显著。

【关键词】电机控制 工学结合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48-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我院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电机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是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交直流电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电机控制、机床电气控制和桥式起重机控制等内容。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且与学生考取“双证书”中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关联度较高的一门课程,是后续课程PLC与组态控制技术、变频控制技术以及交直流调速系统运行与维护等课程的基础。几年来,教学团队融职业资格标准和人才培养规格,集教学与中级维修电工培训相结合对课程进行改革,采用任务去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

一、更新理念,明确课程体系定位

通过这几年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符合岗位能力要求,我们将之前的《电机与拖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进行整合,通过对周边十余家企业调研,并与行业能手论证,针对我系各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群分析岗位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以此确定需要给学生讲授的课程,并将课程名称改为《电机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该课程是学生考取中级维修电工前必修的一门课程。

《电机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围绕培养目标,依托兵工行业,深化校企共育的“五共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实施教学计划、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和兵工校园文化、共同打造“双师”教学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找准目标,设计课程教学环节

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知识拓展能力、个性化发展为主线来设计教学全过程。在能力目标上,需要学生具备正确选择、使用、检修交直流电动机、变压器的能力;常用金属切削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桥式起重设备故障排除能力;安全评价能力,并能够考取中级维修电工、常用电机检修工职业资格。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掌握交直流电动机、变压器工作原理;能够分析继电接触器电路的控制原理及器件选择原则;根据原理图分析典型电气设备控制过程、掌握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等。在素质目标上,争取逐步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再学习的能力、成本核算、勤俭节约和安全文明生产能力等。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成以下九个工作任务:

表1-1 《电机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任务一览表

以任务4为例,教学难点为交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机床电气原理分析;教学重点为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分析、接线、故障排除;机床电气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

从变压器和交直流电动机的旋转原理到三相交流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简单控制),再到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减压起动控制(较复杂控制),最后掌握机床电气控制(复杂控制),循序渐进。

三、推进创新,切实保障教学效果

为了切实保障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我们积极创新,除了讲授法、多媒体动画演示法、实物展示法、讨论法,我们针对部分任务给出样板并带领学生分析动作过程,2人一组,按任务单模仿完成接线调试任务。

根据任务单所需完成的要求,我们采用的六步教学法:第一步:资讯,找对应关系,即找实物图和原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实物器件与国标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物图上每根导线与原理图上每根连接线的对应关系,各器件的作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翻书、讨论;第二步:计划,即选择元件,在模拟板上确定元件位置,绘制元件图形符号;第三步:决策,即由学生决策如何进行实物接线;第四步:实施,在实训室根据不同的任务,完成对应的接线;第五步:检查,即检验结果,并根据现象分析讨论;第六步:评价,课程评分表的评价考核围绕能力和素质要求,体现多元性、过程性,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终由教师给出师评成绩。

《电机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的建设总体思路是复杂问题简单化、零散问题任务化、理论问题实践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模糊问题清晰化、标准问题职业化、安全问题责任化。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始终围绕“改革符合执教规律,培养围绕生存就业,发展面向社会需求,创新依托强内联外”的理念,实施“五共同”人才培养模式,将电气专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唐代滨.“六步教学法”在车工教学中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8.

[2]夏朝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上一篇:多中介三循环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高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