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绿茶(二)

时间:2022-04-08 08:31:08

春天里的绿茶(二)

绿茶是历史最悠久的茶类。古人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的绿茶加工的开端,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直到12世纪发明了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且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明朝是炒青绿茶的全盛时代,广泛采用锅炒杀青,蒸青散茶逐渐为炒青散茶取代。至16世纪末、17世纪初,已基本形成了与现代炒青绿茶相同的烘青绿茶加工方法。烘青绿茶大部分用于窨制各种花茶,称之为“茶坯”,特点是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干色墨绿、香清味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

绿茶的加工可以简单地分为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杀青 这一步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了鲜叶中酶的特性,阻止了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叶子红变。同时,叶中的部分水分蒸发,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了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以改善。

揉捻 这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利用外力,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的滋味和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崛嘁岳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干燥 目的是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干燥时,一般先烘干,再进行炒干。这是因为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炒干机的锅内很快会结成团块,茶汁易黏结锅壁。

很多好茶出自好山好水,但是因为过去没有很多记载,加上交通不发达,陆羽写书也不能穷尽,只能点到他去过的,而且皇帝日理万机,能喝到的好茶也不能穷尽,所以有些地方的茶就算好也没啥名气。当然,有名气的茶确实是很好喝的。

一款好茶是应和“天时,地利,人和”,好的区域、好的源头是一个基础,然后什么时候采摘,什么人去制作,这是一款茶历经很多关才成的。到了人手上,怎么保存,怎么冲泡也很有讲究,这些对应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茶的生命历程。

绿茶的冲泡是比较简单的。杭州G20会议期间用的都是盖碗,泡的都是龙井,这一个举动要把我们杭州人从小用玻璃杯喝龙井茶的习惯改变了。记得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可见,连鲁迅先生也比较青睐于使用盖碗泡茶。不过,盖碗容易让绿茶焖掉,所以不要盖上盖子,以保持茶叶的自然舒展。

碧螺春更有意思,实在是芽头太嫩,所以一般建议先放水,后放茶叶,让茶叶慢慢下沉,自然舒展开来。

前段时间,我工作室来了一位日本的制茶人,我们聊起制茶的一些事情。日本人对绿茶(抹茶、煎茶等)是情有独钟的,因为很多研究表明,绿茶的抗癌、抗衰老、抗辐射作用优于其他茶类。当然,其他茶类各有营养,但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喝浓茶,也不要空腹喝茶。

上一篇:牡丹和芍药:从药房里钻出来的国花姊妹 下一篇:水果代餐减肥,真的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