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4-08 12:12:49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逐渐进入到了人民的生活,不仅建筑物的结构变得更加多样化,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但施工过程中,如裂缝等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其工程质量造成安全隐患,本文就如何加强房屋建筑质量阐述它的基本要求,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一、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由于设计考虑不当和施工管理不严,一些工程质量通病随之产生。一些常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如下:

(一)钢筋混凝土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有:混凝土配合比没有掌握好,水灰比过高;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支模顶面标高不准,模板不牢固;混凝土浇筑后,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做好;施工工序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施。

(二)砌体工程。砌体裂缝的成因可分为两类,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受力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砌体结构设计中墙体在外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没达到规范所要求的强度,墙体由于外荷载产生的内应力超过了墙体自身承受的极限而开裂。非受力裂缝主要是因温度分布不均和沉降不均匀所导致的。

(三)排水工程。管道渗漏及排水地漏外溢异味和的原因:管道渗漏主要是建材选择不当;地漏外溢异味主要是封水高度不符合要求。

(四)电气工程。金属导线、线槽、桥架及其支架部位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计施工,致使保护接地不良。

(五)屋面工程。刚性屋面渗漏的原因可归结为由于混凝土的开裂和设计施工所导致的。

(六)门窗工程。由于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安装时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出现门窗周边渗漏。

(七)装饰工程。墙体结露、涂料霉变的主要原因:部分混凝土柱及梁等处节点不满足热工要求;施工期墙内潮气未充分释放出来,墙体未干透,冬期保暖未达标等。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一)施工单位规范

施工单位应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机、料、法、环”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制定保证实现目标质量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措施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标准。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工艺要求的同时,依据有关房屋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组织施工。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期间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验工作,认真执行“三检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二)建立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建立和执行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指在质量事故发生后由有关人员进行质量事故的识别和评审,分析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并制定处理质量事故的措施,经相应责任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处理,并经相关部门复核验收。

1.质量责任制度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2.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

3.技术复核制度

包括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做好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三)项目的建设过程执行工程监理制

建设工程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控制。实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制,为了能够保证项目的正确实施和有效地对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业主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并对工程质量监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房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监理工程师审点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各类管理人员的配备、质量保证管理制度的制定。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审查要注意其必须符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符合有关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方面的、规范、法规性文件,各项管理制度要配备、完整,不留漏洞,各项工作要求明确,符合工程质量目标,制度之间不互相矛盾,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监理单位要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严格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严格履行监理合同,落实各级质量负责人,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同时,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批准特殊技术措施和特殊工艺,监督合同中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实施,纠正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承包合同的工程和施工行为,提出或审查设计变更,核对工程数量,科学公正的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并组织工程质量验收。

(四)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试验和使用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地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重点环节质量控制如下:

1.做好地基加固

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不能单纯从地基处理出发,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观测;在基坑开挖、桩其施工、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观测基坑的沉降及位移是首要工作。

2.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特别是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对已重复使用多次的材料,应作必要的强度测试。对于开发商来说,应工程质量放到更高的角度加以审视,不可因急功近利而把工程工期缩短。

3.对建筑物产生裂缝后的处理措施

尽管在通常情况下,裂缝不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但裂缝的出现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与使用,同时对结构的整体性与耐外性也有威胁。因此,裂缝稳定后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于数量较少且裂缝宽度不大的墙体裂缝可在消除裂颖表面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后,采取压力灌浆的办法进行修补。

(五)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

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对工程质量科学公正的进行评定。

(六)要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房屋施工人员素质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人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有“资格”的行家。在新的形势下,培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站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提高整个建筑业质量意识,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结束语

我国建筑行业应加强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相结合,根据相关建筑安装施工规程规范标准的规定,切实做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抱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8

上一篇:浅谈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下一篇:建筑交通联系空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