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百年相声的“忧与虑”

时间:2022-04-08 05:56:54

2006年,相声被列入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生存堪忧。

“网上盛传我筹到了5000万建相声博物馆的赞助费,真要有人掏钱,别说5000万了,就是500万我都立刻跪下给他磕仨头。可是人在哪儿呢?如果我们这一代再不完成这件大事,相声很可能就断档了。”在“相声百年展”新闻会上,相声演员姜昆毫不掩饰对相声未来的忧虑,出语惊人。“姜昆跪求500万”随即与“相声百年展”开展的消息一起,成了各大媒体的标题。

即便如此,这噱头式的新闻仍然迅速地淹没在各色资讯中,“相声百年展”开展当天,除了一些媒体和受邀的嘉宾出席,场面颇为冷清。

比起展会上相声大师们发黄的老照片、大段的文字说明,出口处马三立先生笑容可掬的蜡像似乎更受欢迎,不时有人兴致勃勃地上前拉着马老的大褂袖口照合影……

从“撂地”到风靡全国

此次由姜昆领头筹备的“相声百年展”,展出了不少珍贵的实物和图片,力图呈现相声艺术从“撂地”(摆地摊说相声)开始到如今的百余年发展历程。

据考证,相声作为一门艺术成形于清朝末年,经过百年的师徒传承,才逐渐走进了茶社酒肆,成了一种平民化的娱乐形式。早期的相声艺人们并无固定的表演场所,靠“撂地”为生。

姜昆曾这样介绍相声:中国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但老祖宗生活中怎么开玩笑,估计没人知道,不过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让人笑的玩意儿,那就是相声。

因为轻松幽默、贴近生活、形式又让人喜闻乐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声曾一度占据了中国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备受国人推崇,不少中国人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种喜剧形式便是“相声”。那时候,为了听相声,收音机甚至一度成为了脱销产品。

也正是那年头,侯宝林、马三立、郭全宝、马季等老一辈优秀相声表演艺术家纷纷复出,姜昆和李金斗、侯耀文、师胜杰等一批青年相声演员得以走上舞台展露才华。上世纪80年代成了相声普及全国的“启蒙时代”。

一些针砭时弊的优秀相声作品,如姜昆的《如此照相》、侯耀文的《财迷丈人》、李金斗的《武松打虎》等,在社会上广泛流行。

“我们头一天说了一个段子,常常第二天就有观众写信给我们,问我们下一个段子要说什么。许多相声里的词语,演出后第二天就能够流行。”姜昆回忆道。

1983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春节晚会。晚会举办伊始,相声就成了主打节目形式,风行全国。那时已走红的姜昆和他的老师马季,担任了第一届春晚主持,并参与了创作。

姜昆从最开始初露头角的青年演员,迅速成长为著名相声演员。

“我要把一切都还给相声”

197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当兵的姜昆看到了中央广播文工团郝爱民、李文华说的相声,立刻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下定决心往相声上发展。由于勤勉努力,加之自身的天赋,很快脱颖而出。在一次汇报演出中,他幸运地被相声大师马季一眼看中。马季费尽周折把他从部队调回了北京,收为徒弟。那一年,姜昆刚满26岁。

成为师徒后,姜昆受到了严格而系统的专业训练,马季将自己在艺术上的领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姜昆。那时候,马季告诫姜昆,“相声的笑料源于更高于生活”,于是,他按照老师的要求,先后到哈尔滨、青岛、江苏等地采风。每到一处,都学着老师的方法,广交朋友、开座谈会、汇报演出、反复推敲写作相声段子,直到写出的作品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了听众的认可。

在马季的指导下,年轻的姜昆迅速在相声这个行当里站稳了脚跟。那些年里,他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成绩斐然,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连续17年,“笑星”姜昆都按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几乎成了春晚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1985年,在从北大荒调回北京仅仅几年之后,姜昆就当选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下称“曲协”)的副主席。同年,他又接替他的恩师马季,担任了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的职务。

90年代后期,走到艺术生涯巅峰的姜昆开始反思相声的生存现状和出路,转换角色,从台前走到了幕后,发挥自己在曲协的作用,把大量时间放在了相声艺术和其他传统曲艺的推广上,履行自己作为相声传承人的责任。

在筹办此次“相声百年展”之前,年近花甲的他一直在奔波:办相声网站鲲鹏网,收集整理大量相声文物,编辑中国相声珍贵的权威性资料《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创作中国相声教科书――《姜昆相声集》,举办“优秀相声人才研修班”亲自给学员上课……

问及是抱着怎样的想法去做这些事情时,他说:“相声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都还给相声。没有马季老师,就没有现在的姜昆。我应该学我老师的样子,把年轻人带领到这个舞台上,看他们茁壮成长。”

笑星的“忧与虑”

另一个促使姜昆这些年着力培养新人的重要原因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相声逐渐被主流媒体边缘化,加之侯宝林、马季等大师的离去,相声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低谷,正慢慢从荧幕上消失。从30年大发展一路走来的他,显然意识到了相声所面临的危机。

“我希望在老艺人相继离开我们的时候,千万不要带走更多的东西,他们的离去把他们的才华、知识积累都带走了,我们已经感觉到了莫大的损失,承受不住了。”他说。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春节晚会上的相声节目越来越少,到2008年,只剩下《疯狂股迷》这个相声节目,相比之下,同类的小品则火爆得多,占了6个。

“最逗的是,相声越来越不逗了”成了人们调侃相声创作每况愈下的流行语。

其实,早在新人新作不断涌现的上世纪80年代,姜昆就曾有过这样的忧虑。1985年,他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的文章《忧与虑》中写到:“我过去创作一段相声,深入生活,搜集素材,构思命笔,排练演出,反复修改,最后录音录像。《如此照相》写了半年,《诗歌与爱情》写了8个月。现在演出倒一天比一天多,一年中居然分不出‘热、淡季'了。我担心自己能不能适应人们对相声热切要求的形势。”

事实证明,彼时忧虑并非杞人忧天。此后的10年里,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各种质量并不高的相声大赛越来越多,组织者的功利性也日益凸显,演员则忙于赶场和致富。

在姜昆看来,“相声是时代的产物,紧紧地跟时代相结合”,如今相声“不逗了”,观众不爱听了,其实也多是源于相声从业者、观众,乃至整个社会的浮躁,创作者浮躁到不深入生活,观众则“浮躁到不愿意听更多的铺垫,就想听那个最精华的部分”。

不过,面对“相声百年展”上记者的采访,神色疲惫的姜昆还是站在镜头前扯高嗓门说道:“希望大家不要担忧,整个相声队伍是非常团结的,相声事业一定是发展的,很可能受到如今多元文化的冲击,跟时尚有点接不上,但是我相信相声不会太差。”

上一篇:赵长青:让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 下一篇:林清发:见证两岸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