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教学素材的途径

时间:2022-04-07 11:54:50

重组教学素材的途径

【关键词】重组素材 感知规律

体验规律 内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81-02

数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积累和实际生活基础之上,利用观察、辨析、思考等活动实现学习重组,使经验、认知不断上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重组教学素材,给予学生充分体验的机会和充分思考拓展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科学地审视教材编排,把握教材的结构脉络,灵活地假借真实的生活元素,促进学习的有效推进,也是有效教学的追求。本文结合“加法交换律”的教学片段就教材重组问题作点滴思考。

一、依托现实元素,感知规律

数学教学如能建立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中,那么数学学习就一定会充满吸引力,更能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教学时,教师应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准编排的意图,并以此为依托,从生活中寻觅有价值的元素,让知识的引入和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的需求。

师:小明准备购买一套衣服,上衣156元,裤子99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生:上衣加裤子是156+99=255(元)。

生:裤子加上衣是99+155=255(元)。

师:这里出现了两种思考,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说说你的发现。

生:都是买一套衣服,和一样都是255元。

生:两个算式不同了,意义也不相同。

生:两个加数没有变,但在算式中位置变了。

师:你还见过这样的算式吗?

生:2+3=5、3+2=5。

……

师:很好!像这样的算式,两个加数没变,而位置交换了,和却始终不变。因此,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接起来。如:99+155=155+99……

本片段的教学设计改变了教材的问题情境,而采用了小明买衣服的情境来呈现。笔者认为,“计算电影院座位数”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虽然具有现实意义,但离真实的生活似乎远了点。而给小朋友算算买衣服的账,则是更为贴近他们的生活,更能激活相应的经验。这一改变,有效地拉近了数学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教学的引入,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更能激活数学学习的潜在价值;同时,通过联想到的基本口算题,使学生的感知愈加丰富,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加法交换律”的生命意义。

二、拓展探究资源,体验规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根本所在。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拓展教学资源的意识,通过有效的素材拓展,来丰富学习的感知,增强表象的积累,同时,引发积极的学习思考,让学习更加灵活,更具理性。

师:刚才有部分同学举了些例子,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的位置换了,和都是不变的呢?

话音刚落,教室里议论声一片,有说是的,有说不是的,也有说部分是的、部分不是的……

师:我们总这样争论是不行的,总得想个办法来说服大家吧!

生:我的观点是和不变。如225+175=175+225,9+90=90+9……

生:300+800=800+300。

……

师:你们认为他们的举例有说服力吗?

(学生一致认为,和衣服的总价那种规律一样)

师:是啊!都有这样的规律,那你认为刚才的结论应该是什么呢?如果再让写这些算式,你写得完吗?

面对计算衣服总价的算式、学生的举例等真实的数学事实,教学的重点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有效拓展:是不是这个规律对所有加法都适用。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个性化的猜想和验证,这是学习方法的引领,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要举好例子,就得认真思考,同时,利用广泛交流的平台丰富学生的感知,拓展学生的视角,使学习的材料更充足,学生用来验证猜想的依据更丰富,为学生争取梳理、科学归纳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认知背景。

三、引领个性解读,内化规律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再创造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创设适宜的情境,给予自由的时空,让学生的个性得以释放,也让数学学习充满智慧的色彩。

师:写了这么多的算式,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

生:都是在加法中,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和相同。

生:这些算式中的加数、和都没有变化,唯一变的是两个加数的位置。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加法交换律。请把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们相互谈论,并不断纠偏,逐步形成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请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你对这个规律的理解,使它更容易被我们记住。

生:+=+。

生: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

生:a+b=b+a。

……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新方法。你认为哪个更容易记忆,我们也更熟悉呢?

生:文字说得清楚。

生:字母表示更简单,字母经常用在公式中。

师:是啊!数学不只是数字与计算,还是有趣的文化,它具有简洁美和对称美。想想看哪个更符合这个理论呢?

学生们很轻松地感悟到a+b=b+a是表示加法交换律的最好方法。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累积、不断修正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让学生在丰富的感知中获得学习理解的支撑,在反思中实现学习的蜕变,促进认知的提炼,加速认知的建构。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利用先前的数学事实,指导学生梳理共同点,并逐步归纳出加法交换律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出来。同时,引领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规律,加速了学生对规律意义的个性化感悟,促进认知的有效建构,使规律的获得变得水到渠成。

总之,为提高教学实效,推进有效学习,教师就得灵活地解读教材,科学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让数学学习牢牢地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也紧紧地联系着真实的生活,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流淌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也释放出浓浓的智慧气息。

(责编 林 剑)

上一篇:《二次函数图象与字母系数的关系》磨课有感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