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几点反思

时间:2022-04-07 11:09:23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几点反思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讲求“教”与”“学”的紧密结合,既要教会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又要培养他们思维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在全面开动脑筋的活跃氛围中学习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与学;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这是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天赋的允许范围内得以充分发展,这是关注“差异”性教育;三是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重,这是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

一、让学生去体味课堂的情趣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水乡歌》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北方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呢?通过录像展示美丽的水乡,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雨铃铛》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着,细细地品味,孩子们简直喜欢极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你觉得春雨还在招呼谁?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诗句,好吗?”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写下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二、注重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巩固和发展学习的内部动机的过程;是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注重激发整理与复习的兴趣,加强整理方法指导。整理和复习重在整理方法的指导,教学中要通过指导学生寻找知识、方法、应用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的转化条件、方法等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所学知识逐步形成一个条理清楚的知识网络――认识结构。并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看到知识本身的魅力,感悟到方法、应用间的有趣联系,不断地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的热情。如基础积累篇以朗朗上口的韵文形式呈现,利于理解和记忆,更利于提高效率,从而使大家学得明白,学得轻松,也学得有效:

认汉字:

汉字既多又难认,拼音标注作拐棍。

阅读语境常见面,身边汉字多留心。

[借助拼音认读字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注意在生活中识字。]

读音节:

拼读直呼均可行,熟能生巧见真功。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两连猛一碰。

[拼读和直呼都是读音节的常用方法,要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更要加强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三、“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阅读 下一篇:高考作文命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