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视阈下的课堂教学技能

时间:2022-04-07 09:04:49

辩证视阈下的课堂教学技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称为课堂教学技能。[1]毋庸置疑,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技能组织、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生动有趣,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技能有导课、讲解、提问、强化、调控、拓展、结课等,[1]客观上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比从理论上了解它们要困难得多,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不当就会“变形”,甚至严重“走样”:有只注重形式而忽视效果的,有贪多求全而不顾实际的,有机械操作而缺乏灵活变化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此,在深入地了解每一种技能的本质特征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辩证地看待每一种技能的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效度。

一、导课的导与入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头也具有这种功效和作用。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导课方式多样,因人而异,因课而变。但是,无论怎么讲,“导”只是手段,“入”才是目的。如果教师在导课时,目中无人,心中无文,只是就法论法,生搬硬套,容易陷入只求形式不顾实际的误区。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有位教师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进教室就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并示意同学随唱或合节击掌,课堂气氛陡然活跃。歌放完以后,这位教师不慌不忙地分析歌词的内容,又详细地介绍《水浒传》的内容,接着调查同学们是否读过这本书,还请了几位读过的同学讲一讲自己所熟悉的梁山好汉姓名、绰号及其故事,之后才回到课文上来。此时一堂课已过大半,师生只好草草收场。

其实,如果这位教师在歌放完后便结合歌词说:“我们今天就来结识一位梁山好汉,看他是怎样‘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这样导入,不失为非常成功的范例。可这位教师,喧宾夺主,强枝弱干,“导”过了时,“导”过了头。这样导课,看似热闹,实则本末倒置,偏离了文本的主调。无异于画蛇添足,耗时费力,不要也罢!

更多的导课,存在装腔作势做样子、玩噱头的倾向:有以多媒体导入的,声光电一起上,花里胡哨,华而不实;有以满怀深情地诵读或以庄严肃穆地叙说开讲的,好像非得把学生感动得流下眼泪,可学生偏偏“不领情”,弄得教师很尴尬;有以高歌一曲开讲的,手舞之,足蹈之,眼迷之,错把课堂当舞台,误认学生是观众。

这些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导课最要不得。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师要少一点浮躁和“装饰”,以“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扎实为绝”,把形式和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还导课一个真面目。

二、讲解的多与少

讲解是课堂教学中运用频率最高的技能之一,掌握讲解技能应该成为教师的“看家本领”。俗语云:手艺不如口艺。不管怎么说,语文教师与语言打交道,没有一点讲功,口头表达能力差劲,肯定是不行的。

然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许多新理念借探索之名纷纷出笼,比如江苏洋思的“每堂课只讲5分钟”。为了落实新课程理念,为了强调学生主体,为了凸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讲”渐渐成了课堂教学中颇为忌讳的一个字眼。在公开课教学中,“少讲”成了优质课的重要评判标准,“多讲”成了教师独占课堂,忽视学生主体的“罪证”。

其实,这是机械地、教条地贯彻课改新理念。你想想,如果需要教师讲解,教师又讲得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何乐不为呢?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真正对语文教学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为数极少,到了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些语文教师“讲功”太差,语言干瘪,话语无味,肯定也是一个因素。

实践证明,讲解技能运用得好,在知识的传授中可以达到省时、省力、高速、高效的目的。一位教师在总结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的写作特点“蓄势”时,是这样讲解的:

本文的写作特点可概括为立意非奇,奇在蓄势。什么是蓄势呢?打个比方,我看过气功表演,叫“手劈石碑”,气功师劈石碑,不是一来就劈,而是先有运气的过程:只见他,凝视静气,围着石碑走两圈,把功力集中到手上,然后瞅准时机,大喝一声,犹如晴天霹雳,手掌突然击向石碑,一声轰响,石碑应声而断。大家都知道,劈石碑的动作是完成整个表演的关键性动作,但是如果没有前面一连串的动作做铺垫,气功师的“手劈石碑”就不可能完成。这些铺垫动作,就叫“蓄势”。不同的是,气功师是用动作蓄势,文学家是用语言蓄势。

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应该简洁而恰当,让学生通过教师准确精当、生动形象的描述,弄清课文的疑点,掌握学习的重点。上例中,面对学生的盲点,教师没有强行推进,而是另辟蹊径,巧妙借用比方,借气功表演中运气的过程,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情境,带领学生如临其境,深入体味。这样,借一个比喻,四两拨千斤,就把文学创作中的一个传统手法“蓄势”讲解得清清楚楚,交代得明明白白。这样的“讲”,哪个学生不喜欢听呢?

说到底,讲与不讲,多讲与少讲,只是外在表现,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才是问题的核心。课堂上讲的多与少,从本质上说并不与学生主体观相冲突。不该讲的则坚决不讲,该讲的则大胆地讲,注重实际,看重效果,才是把握讲多讲少的总的原则。[2]

三、提问的度与量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往互动、沟通对话的重要手段,掌握提问技能也就为师生互动准备了一把钥匙。提问方式体现了教师对文本、学生实际、教学场景等方面的独特把握,不同的提问方式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教学水平,也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效益。

然而,存在于课堂的问题有:表面性提问,一问齐答,追求场面热闹,实则空洞;习惯性提问,不假思索,随意发问,问题多多,收效少少;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借突然发问打学生一个措手不及。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不如不问。

因此,把握好几个重要的“度”,是提高课堂提问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是角度。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确定的依据是根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来精心设计问题。同时还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采取“一题多问”的方式,对同一个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变换出新颖的角度,以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我们再看一则案例:

两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课题都是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地毯下的尘土》。在如何突出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重点时,一位教师提出问题:“找出课文中描写米尼的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归纳一下米尼的性格特点。”学生反映平淡。另一位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你愿意和米尼交朋友吗?请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你交朋友的理由。”问题一出,学生兴味盎然,立即思考起来。

不难看出,前者是按套路来提问,容易使学生感到腻烦;而后者别开生面,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简单地变化一下角度,效果竟有天壤之别。

二是坡度。有心理学家将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叫“解答距”。也就是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离。一般来说,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可分为四个级别。第一级,属于初级阶段,所提的问题,学生只要参照学过的例子,就可以回答。它属于“微解答距”范围。第二级,属于中级阶段,所提问题并无现成的“套路”可以依傍,但不过是现成“套路”的变化与翻新。它属“短解答距”的范围。第三级,则是高级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它属“长解答距”的范围。第四级,则是高级阶段的发展,属创造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采用特有的方式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属于“新解答距”的范围。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配提问题的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达到探索的高峰。[3]

三是密度。适度的课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然而,我们似乎矫枉过正,由原先的“满堂灌”演变成现在的“满堂问”。不少语文课,问题满天飞,过多过密,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只能消极被动,疲于奔命。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应对课堂中的问题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做到数量适中,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例如,可以学习借鉴特级教师余映潮的“主问题”设计方法,让问题集中且指向明确,便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的离与即

在新课程“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导下,教学可以超越时空,教材可以为我所用,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因而,拓展教学已经成了阅读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成了教师增加课堂教学亮点的新招。

有效的文本拓展,能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为达到这些目的,文本拓展应遵循“不离不即”的原则,具体说来:

一是注重拓展的必要性。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因此,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拓展是必要的,但不是说每一篇课文都非拓展不可。有些教师对《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的理解有偏差,便随心所欲地将文本进行任意肢解和拓展,从不考虑是否有拓展的必要,于是就出现了画蛇添足、喧宾夺主的不必要的拓展。因此,在进行文本拓展时,必要性应当首先考虑。[4]

二是注意拓展的文本性。阅读教学要注重对文本本身的解读,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文本拓展,作为语文课堂里一个重要的环节,理所当然地也应该立足于文本。文本拓展,既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潜心会文本”,亲近文本,走进文本,自主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在对话、涵咏的基础上才有超越文本的可能。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一位教师执教丰子恺的《竹影》,在导入、速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先略读,发现游戏之趣,再品读,领略国画艺术之美,并用一个问题“画家为什么爱画竹子”启发学生思考,引出了一些关于竹子的古诗文,加深了学生对竹子坚忍不拔、正直高洁的品质的认识。接着,执教教师又由“国画”说事,先让学生说说中国传统艺术,牵强地点出了京剧艺术,然后借助视频,设置两个拓展环节:欣赏京剧艺术之美、创造脸谱艺术之美,“强制”带领学生进行一次京剧艺术之旅。 [5]

案例前部分,以读为主,层层推进,并用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说说一些关于竹子的古诗文,开展有效的拓展,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课到这里,可以说上得非常厚实。可是后面部分,教师偏偏狗尾续貂,一厢情愿地再加上两个环节进行京剧艺术的拓展,孰不知这样的拓展,“艺术味”冲淡了“语文味”,让学生离文本也越来越远,很难想象,它会产生什么实效。

三是注意拓展的适度性。有效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换言之,拓展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教师不能将拓展环节当作 “卖点”,人为地制造“亮点”。如果拓展内容和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抛出,课堂容量是增大了,但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甚至无所适从。如评价人物,不着边际;情节续写,荒诞离奇,一味搞笑求趣味;表演课本剧,不尊重课本,随意添加,追求表面热闹。这些都将失去拓展教学的信度。[4]因此,拓展内容不在多而在于适度,结合文本巧妙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自然而然地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文章主旨,活跃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界。这种不是为了拓展而进行的拓展,才是最有效的文本拓展。

以上我们从辩证的视角来观照常见的课堂教学技能。值得强调的是,教学从来都不是纯粹技术的活动,因为教师面对的不是一堆堆机械,而是一个个个性鲜明、活力四射的人。教师应该熟知基本的教学技能,但不能过分追求教学的技术化,否则,会陷入技术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让纯技术屏蔽了我们想象的视线,逼仄了我们教学创造的空间。特级教师史建筑在《成长的境界》中这样说道:“有时,教师真正要提升的不是专业知识,也不是方法技巧,而是胸襟与情怀、境界与视野,因为这些常常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深度、广度和灵性。”诚哉斯言!“拥有”技能但不能唯技能,我们要尝试在运用中学会创新,在创新中彰显个性,真正实现从教学技能走向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 孔凡哲,等. 上好课有效技能[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孙鸿钰. 讳讲与会讲[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8).

[3] 赵松森. 课堂提问要讲究“四度”[J]. 语文教学通讯,1993(4).

[4] 马卫平. 课堂拓展:走在语文的路上[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0).

[5] 闻静. 《竹影》课堂实录[J]. 语文教学通讯,2008(8).

上一篇:化学纸笔测试评价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下一篇:实验班的“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