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弥漫长病变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2-04-07 03:01:35

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弥漫长病变的诊断价值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弥漫长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1年5月-2012年03月于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存在冠脉弥漫长病变的患者51例,同时对这51例患者进行IVUS检查,对比分析CAG和IVUS对冠脉弥漫长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IVUS评价的弥漫性斑块累及的长度及狭窄率明显高于CAG,分别为39.26±6.32mm :30.36±7.41mm;69.75%±5.43%:58.29%±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弥漫长病变

血管内超声(IVUS)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诊断冠脉病变的一种新技术,能够真实显示冠脉病变斑块的性质、结构及严重程度[1]。本研究对冠脉内弥漫性长病变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IVUS检查,经过对比分析,探讨IVUS在冠脉内弥漫性长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5月-2012年03月期间,我院导管室经CAG确诊冠脉内存在弥漫性长病变的患者51例,其中男38例,女13例;年龄42~78(56.91±8.30)岁。共63支冠脉血管(左前降支28例,左回旋支20例,右冠脉15例),进行CAG及IVUS检查,计算患者冠脉长病变斑块累及长度和病变处最大狭窄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IVUS图像通过自动回撤系统获得,回撤速度为1mm/s,经过冠脉造影QCA分析法和IVUS定性及定量分析法测量冠脉病变的长度、病变累及范围、直径及面积狭窄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

2 结果

IVUS、CAG对冠脉病变长度及狭窄率的检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1)。其中,26例患者未经IVUS检查前通过CAG评价认为中度狭窄,经IVUS检查发现其狭窄范围广泛,程度较重,斑块不稳定,并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再行IVUS检查,支架贴壁良好,减少患者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3 讨论

弥漫长病变指冠脉血管至少有1/3为50%以上的狭窄,长病变指长度>20mm的病变,多发生于糖尿病患者[2]。根据Poiseuille定律,冠脉血流与管腔半径的4次方成正比,与血管病变的长度成反比,因而病变长度是影响冠脉血流的重要因素。而CAG仅仅是利用造影剂填充冠脉来间接显示血管内腔的轮廓,结果受投射角度及参考血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对于弥漫病变,往往低估斑块长度及病变狭窄率,而IVUS不仅能真实反映病变情况,而且可以精确判断冠脉血管横断面结构[3],评价斑块形态及稳定

性[4]。病理学研究也发现不稳定斑块的组织学特点是脂质核大, 纤维帽薄的偏心斑块, 斑块面积较大, 但占整个管腔的比例不一定高[5~7] 。因此, 准确判断冠脉斑块结构和特性是正确治疗的关键。

冠脉造影在评价冠脉狭窄程度时,通常要选择参照血管,一般来讲在目标部位远端10mm或近端10mm部位的冠脉作为正常参考血管[8]。而对于广泛的弥漫性斑块累及长病变的冠脉,其选择的参照血管本身存在病变, 这样就会低估其狭窄程度,而IVUS能更精确判断病变的长度、狭窄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较冠脉造影具有明显优势。已有研究表明,60%~70% 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于轻中度狭窄患者[9,10]。本研究通过对51例患者63支冠脉血管病变长度及狭窄率进行IVUS及CAG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26例患者冠脉造影认为中度狭窄,不用支架治疗,经IVUS检查却发现病变程度严重,斑块不稳定,积极予以冠脉支架术,避免急性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TULIP研究[11]也证明IVUS指导下的冠脉支架术在处理弥漫长病变时的明显优势,术后6个月时MACE的发生率为(6% vs 20%,P=0.01)。

本研究中对26例患者进行支架术,其中有11例患者15支冠脉血管,因单一支架不能完全覆盖长病变、近远端血管直径相差较大,从而植入2枚甚至3枚支架,采用支架重叠技术处理病变,其中有5例患者相邻2个支架的直径相差较大,IVUS发现在支架结合部2层支架间存在腔隙,我们应用短的非顺应性球囊高压后扩张,再行IVUS检查,2层支架间腔隙消失,贴壁良好,降低支架血栓的风险,改善临床效果。

研究[12]认为,不稳定斑块多数存在正性重构,而稳定斑块往往为负性重构。通过IVUS检查,冠脉正性重构的意义不仅单纯是狭窄率问题,它还预示着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及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风险。对于弥漫病变,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及支架血栓的比例相对较高[13],如果弥漫长病变存在偏心性斑块,且脂质核较大,位置浅、纤维帽薄,那么斑块很容易破裂,而出现急性血栓事件[14]。本组研究中,我们对脂质核较大的不稳定斑块的患者在IVUS指导下进行治疗,降低急性冠脉事件,改善预后,从而表明,血管内超声在冠脉弥漫长病变的介入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Van Ditzhuijzen NS, Van Beusekom HM, Ligthart JM,et al.Invasive imaging of th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J]. Minerva Cardioangiol,2012,60(3):305-329.

[2] 李为民,霍勇,吕树铮主编. 冠心病介入治疗策略与技巧[M]. 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5.

[3] HAN YL,JING QM,XU B,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biodegaradable polymer-coated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in “real-world”practice:18-month clinical and 9-month angiographic outcomes[J].JACC Cardiovasc Interv,2009,(2):303-309.

[4] Calvert PA, Obaid DR, O’Sullivan 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VUS findings and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VIVA (VH-IVUS in Vulnerable Atherosclerosis) Study[J].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11, 4(8): 894-901.

[5] Ge J, Chirillo F, Schw edtmann J, et al. Screening o f ruptured plaques in pat ients with cor onary artery disease b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J] . Hear t, 1999, 81( 6) : 621.

[6] Shah PK. Mechanisms of plaque vulnerability and rupture[J] . J Am Coll Cardio l, 2003, 41 ( Suppl S) : 15S.

上一篇:基于PWM的新型理疗仪设计 下一篇: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