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英语文化留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教学对策

时间:2022-04-07 11:08:24

浅议对英语文化留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教学对策

英汉文化在历史、地域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英语文化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由于文化差异会造成语言学习的障碍。因此,教师在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要注重文化的渗透。为了更有效地对来自英语文化的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现提出以下教学对策:

一、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文化教学

由于留学生的汉语基础不同,最好先介绍些比较容易接受的文化,然后再由浅入深地加大难度。具体来说:

在基础阶段,留学生刚接触汉语,因此,重点应放在日常用语及一些常识性的文化知识讲解上。如,称呼、问好、告别、道谢、问路、询问时间、乘车、购物用语等等。让留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表达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表达所反映的不同的文化。例如:问候语。英语常用的问候语“Hi!” “Hello!” “How are you?”“Good morning!”而汉语中可以提出一些明知故问而并不急于知道答案的问题来表示问候之意,如:“吃了吗?”“吃饭去啊?”“出去呀?”等等,这些句子只是打招呼而已,不要求对方做出具体的回答,有时仅仅点头微笑作答或回答“啊。”“是。”

在中级阶段,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文化知识。这时可增加中国的地理风光、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知识讲解,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在解释各种中国风俗习惯时,也可以和英语国家的习惯对比讲解。例如:餐饮习俗。中国人宴请时会敬烟敬酒、“干杯”,热情地劝受邀者多吃菜、多喝酒,甚至主动给客人夹菜、倒酒,生怕客人不好意思吃,这是待客的一种习俗,是出于对客人的尊重,并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而在西方,人们不喜欢此类举动。他们强调尊重个人,不会夹菜劝酒,只是使之靠近客人,取用自愿。

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本生活问题已经解决后,教师就可以开设专门的中国特色文化课程,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文化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一些历史的、传统的、政治的、信仰的、审美趣味等较深层次的文化讲解上。

二、运用汉语词汇文化背景进行教学

在词汇教学中给学习者讲解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形成词语的文化背景故事或者产生词语的由来等,能够帮助学习者消除不同文化之间产生的矛盾,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更加了解中国人对该词语的看法以及思维方式,深入理解词语的意义。例如,讲成语“望子成龙”时,可介绍“龙”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形象和文化含义。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是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具有至尊至上的色彩,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神圣、至尊、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再如,从“仁、信”二字可见古代的道德标准;从“贵、贱、货、贷”等偏旁的“贝”字可见古代的钱币制度等等。教师在汉语词汇教学时多介绍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使学生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加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三、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汉外对比教学法即将所要学习的语法点与学生母语或其熟悉的语言中相应的语法点进行对比,这可以防止学生把汉语的某个语法点与相应的外语完全等同起来,可以减少语际间的干扰,从而避免在使用上出现错误。学生明白了母语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就能较快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

教师通过将词汇的文化背景与学生本国文化的相似部分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汉语文化。例如:汉语的 “吹牛”,英文是“talk horse”, 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牛”占重要地位,而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再如“白色”,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葬礼上都以白色做装饰,以示哀悼。但是在西方,白色常用在结婚仪式上,代表着纯洁和忠贞,新娘一定身着雪白的婚纱。葬礼上西方人常穿着黑色以表达肃穆。因此这一喜一悲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习俗,常常会带来误解。当然,现在中国年轻人也接受了“白色”,结婚时常采用西式婚礼,穿白色婚纱。

四、运用文化体验法进行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

PPT、音像视频、影音片段等多媒体手段比课本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观赏性,它将课本中那些枯燥乏味而又抽象的文化词语涵义转化成了形象生动的直观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讲到“故宫”,可以PPT展示故宫的图片及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展示西方建筑图片,扩展不同文化的建筑风格的知识;讲“春节”,可以播放有关春节的电影,介绍春节的习俗,加强学生对节日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教学内容,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如:问路、乘车、买东西等,让学生进行模拟或实地现场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练习交际能力。

(二)组织实践活动

为了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汉语文化背景之中,通过亲身经历去细细体味中国文化,于潜移默化中习得文化和语言。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文化体验。如:讲到中国的饮食,就可以组织学生到食堂、餐厅亲自认识、品尝;讲到节日,就在节日里组织学生参加节庆活动,感受节日气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名胜古迹、园林景观、城市建筑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动地观察、研究和总结,丰富中国文化知识。还可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诗歌朗诵、文艺会演、普通话大赛等。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中国民间艺术,如:编中国结、写毛笔字、剪纸、民间乐器、太极拳等。

这些活动都生动、有趣、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切身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情感,也使学生在与中国人的实际交流中提高汉语语言表达的熟练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丽杰.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C]. 第十届“挑战杯”科技学术节学术论文写作比赛参赛论文.

[2]朱宇丹.对外汉语的动物词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6):77.

[3]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构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我见 下一篇: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