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引入企业管理理念 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2-04-07 09:55:22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引入企业管理理念 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地方、依托行业、面向长三角,以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道德和素质为根本,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深受企业欢迎。据统计,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位居浙江省同类高校前列,被授予“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教育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此,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立足高职生成长特点,不断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

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学院首先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当地旅游产业进行调研,明确了该专业的教学定位是培养旅游企业、事业单位一线基层管理人员,而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人员分工、组建团队、项目实施、员工激励、绩效考核等基本意识和素质。

与此同时,学院教改人员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自我诊断,发现了许多弊端。例如,“我说你听,我考你答,我罚你受”这种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容易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鸿沟。在该模式下,学生被简单地当成一个“真空的容器”,教师则一味地用知识去填充。由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注意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当教师的声音单调乏味时,更容易感到厌倦,这种“一次准备、多次重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对学生的知识考核,由于缺乏过程跟踪考核与评价,缺乏实践演练,更是让学生养成了“临时抱佛脚”的陋习,从而造成“学一门、丢一门”的结局。

为此,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尝试引入企业管理思维,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进一步调研后发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环节,专业核心课程则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为攻克教改中的重点和难点,学院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携手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厂中校”――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校区,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共同以订单培养的方式拓展办学空间,校企共同确定将“公关与礼仪”这门课程确定为乌镇订单班的特色课程,实施旅游人才的标志化培养战略,并以此为抓手,共同打造乌镇特色精品旅游人才,为学院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多筹并举促教改

在教学改革中,学院领导意识到,只有真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才能助力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为此,学院积极启发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把整个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熟悉每门课程的知识点,使他们能够对下一步的学习内容和脉络有个初步的了解。

组建学习团队,实施项目管理。事先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接下来就是告知如何组织教学,并告知组建学习团队时需要考虑成员的性别组成、特长组成、兴趣爱好、人员分工以及性格倾向,团队的组成结构及合理搭配、有序的组合都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成绩。由学生按照兴趣组合的方式自由组成以7~8名成员为一组的学习团队小组,按照学习团队分组就座,由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充分挖掘每个成员的特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明确成绩考核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考核量表。能否制定合理的考核量表和评价方式是决定能否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能否控制好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针对以往的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制定考核标准来考核学生的做法,学院在制定新型成绩评定标准时,要求教师首先启发学生去回答5个W,即谁来考核,考核谁,考核的内容,怎么考核,怎么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启发学生启动管理思维。由学生根据项目的不同,制定出考核个人业绩的量表、考核团队的量表、考核实际成效的不同量表。自行制定考核量表,这样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了全面的过程动态自主管理。

按照能力渐次提高的思路,组织开展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学院要求,要以学生个人能力训练为主,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PPT制作能力和讲解能力。同时,以团队能力训练为主,培养团队协调、沟通能力,合作和分工意识。比如,在讲授“公关与礼仪”课程时,教师以学院承担的西塘景区委托项目――《西塘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为案例,指导学生分组制作调查问卷、开展调研、汇总和整理数据、进行形象差距分析并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将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教改成果育新知

经过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也让教师对高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信息无处不在,教师适当的引导,恰当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撷取珍宝,学生展示的作品往往超出了教师的意料和想象。

很快,尝到了教改甜头的教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我们的学生是如此的优秀!企业管理思维下的项目化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去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对自我再认识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之间绝对不是简单的居高临下的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之间完全可以互教互学。真正的教学相长不仅会打开彼此心灵的窗户,还对教师业务知识的提升、师德师风的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平等和尊重是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必须放低身段,放下架子,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平等的身份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自主创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愉悦和创造力,并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心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的学习和实践中去,并尝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教师对知识体系需进行宏观掌控。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看似轻松,似乎从满堂灌中金蝉脱壳,实则不然。将学生送到了讲台上,其实教师更需要做一个能掌控全局的幕后英雄,在宏观层面能做好部署和调控,具有居高临下的知识掌控智慧和能力;中观层面具有气氛控场能力;在微观层面上,又能洞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具有点石成金的点化技巧和功力。“如水善利万物,功成而不居”,默默地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完成一个个项目,让学生自豪地在台上展示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让他们既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又在快乐中自由自主地学习!

与此同时,借助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院的师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锤炼,师资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学院有任课教师330余名,其中副高以上及博士学位95人、硕士以上学位200余人,双师素质占86.2%,拥有省“151”人才5名、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市重点创新团队1个。近几年,教师完成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8项,获得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30多项,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6项,建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和省部级规划(重点建设)教材25部。

厚德,真知,强能。新形势下,学院将为建成一所符合现代职教理念、办学特色明显、管理规范健全、校园和谐文明、得到社会认可的地方性多科性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而继续奋斗。

上一篇:高考不是评价人生成败的唯一标尺 下一篇:加拿大高职课程建设特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