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体会

时间:2022-04-07 03:59:54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3例,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护理对策。结果:患者经1~4次鼓膜穿刺治疗后均治愈,其中,经1次穿刺治疗显效73例,经2次穿刺显效患者59例,经3次穿刺治疗显效28例,经4次穿刺治疗显效3例。结论: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便、费用低,效果满意。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a)-091-02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感等症状[1]。确诊有中耳积液的患者,常行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近年来我院应用鼓膜穿刺术,成功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3例163耳,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总结归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3例,总计163耳,其中,男性97例,女性66例;患者年龄5~62岁,平均28.3岁。所有患者均有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感,伴有发热83例,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无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耳内镜检查可见:鼓膜轻度充血内陷,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或橙红色,光锥缩短消失,鼓膜活动度降低,透过鼓膜可见液平面及液体气泡, 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纯音听阈测试多提示为传导性耳聋,声导抗测试多为B 型曲线,也有C型曲线。

1.2 鼓膜穿刺方法

患者侧坐于手术操作台,患耳朝向术者。术者清除患者外耳道分泌物,以碘伏消毒耳廓及耳周皮肤,75%酒精棉签涂擦外耳道皮肤及鼓膜表面3次进行消毒,使操作局部成为无菌区域。然后以2%地卡因喷雾麻醉鼓膜表面3 次(麻醉过程约持续10 min)。护理人员将患者患耳耳廓向后上(小儿向后下)牵拉,充分暴露骨膜,在头灯或额镜反光照射下,以2 ml 注射器连接7 号穿刺针头从鼓膜前下方穿刺进入鼓室,将穿刺针头固定,抽吸鼓室内积液,直至将积液吸尽为止。如积液较为黏稠,不易吸出, 则可在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2 mg 加糜蛋白酶1 支加氯霉素1 ml的混合溶液,将积液稀释后再进行抽吸。术后将积液常规进行细菌培养。将鼓室内积液吸尽后退出穿刺针,外耳道口以无菌棉球填塞,约10 min后取出。术后静脉点滴或口服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并给予咽鼓管吹张、扩张血管等治疗措施。隔日复查,若鼓室重新积液, 则需再次经原穿刺点进行积液穿刺抽吸。

1.3疗效评价

患者自觉症状消失,鼓膜检查提示已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鼓膜检查提示内陷,需做吹张或鼓膜按摩等治疗判定为有效;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耳内镜检查提示中耳仍有积液,需另行治疗判定为无效[2]。

1.4护理对策

1.4.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对分泌性中耳炎重视不够,对鼓膜穿刺存有恐惧心理,情绪紧张、焦虑,在术中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3],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鼓膜穿刺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鼓膜穿刺术可以直接清除鼓室内的炎性积液,恢复患耳的通气[4],鼓室内注药可在局部达到有效浓度消退炎症,恢复患者中耳功能。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细致、周到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取得患者的合作,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4.2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患者相关检查,将需用器械、药物准备齐备,注射用药物预热至37.0℃左右。

1.4.3术中护理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刺针方向应与鼓膜垂直,不得倾斜向后上方,以免刺入前庭窗、蜗窗或损伤听骨[5]。穿刺针进入鼓室后,需将针头位置固定,以免抽吸积液时针头脱出鼓室,延误治疗[6]。术中观察并记录积液的性状及总量,术后将抽出的积液送化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

1.4.4术后护理术后嘱患者1周内保持患耳干燥,需坚持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163例患者经1~4次鼓膜穿刺治疗后均治愈,其中,经1次穿刺治疗显效73例,经2次穿刺显效患者59例,经3次穿刺治疗显效28例,经4次穿刺治疗显效3例。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若长时间积液不能清除,液体最终被吸收后可导致鼓膜萎缩、鼓室粘连、硬化甚至听骨坏死等。使患者听力障碍、长期耳鸣。鼓膜穿刺术可清除积液、消除中耳炎症、恢复通气、保护听力。鼓室内注入抗生素、α-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可直接抗感染、减少分泌物。

鼓膜穿刺术是护理与手术融为一体的手术方式,其手术创伤小、临床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可清除积液、消除炎症、恢复通气,是临床中首选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许立华, 崔秀云,于凤兰.分泌性中耳炎门诊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2,9(4):285.

[2]郝丽,史冬梅,李彦.分泌性中耳炎就诊前护理指导[J].中国医疗前沿,2009,4(9):112.

[3]王春生.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辽宁医学杂志,2009, 23(3):146.

[4]曹辉,韩艳蓉.鼓膜穿刺下高负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9.

[5],付选香,曾立刚,等.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61例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99.

[6]靳玉洁.两种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2):27.

(收稿日期:2009-11-11)

上一篇:护患沟通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下一篇:1例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及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