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融入

时间:2022-04-06 11:43:58

浅议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融入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英语作为被普遍应用的世界通用语种之一,被纳入到义务教育课程之中,成为外语教育的主要语言。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是指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起到渲染语言学习气氛、构建语言环境的作用,达到学好英语的最终目的。本文将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来分析探究“故事教学法”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 故事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一些阅读材料来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具体来说有名人轶事、寓言童话、神话传说等,又或者即兴创作有生活气息的小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使之熟悉新授课的基础知识,这就是“故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很多教师都喜欢用它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一、精心准备——选择故事的题材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语言学习需要达到以下要求:能够听懂插图故事,在教师的帮助下,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小学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本年级的知识要点,才能够为学生选出适当的语言素材,并且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在这些故事素材中,既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要有儿童感兴趣的题材内容,还要重点突出知识点,设置surprise环节。这就要求教师选择故事时要注意难度适中,新旧知识衔接流畅。新知识在故事内容中的重复出现率要高一些,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巩固知识。例如新苏教版译林牛津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中《My family》要求:(1)掌握词汇: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2)掌握句型:Who is he?He’s my father;Who is she?She’s my mother等。据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情节完整又富有童趣的故事“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动物版),讲述的是一只小兔子向家中客人介绍家庭情况,以及在家庭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围绕“Who is he?Who is she?”等展开,从而让学生们在听故事、讲故事的时候掌握课本内容。

二、故事讲述——演绎故事的精彩

1.精准把握讲故事的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故事不仅要有趣味性,还要适宜于表演。首先,教师要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恰到好处的表情配合故事内容,模拟故事中的人物神态,表现他们的情感变化。教师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多使用动作和手势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语速不易过快,吐字归音。尤其是讲到涉及到新授课内容的句型和词语时,更要突出重点,重复使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情节变化来增强趣味性,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新授课内容的印象,提高学习水平。在“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故事演绎上,教师用夸张的声音和语气,同时结合幅度大的动作来扮演小兔子、小猪(客人)等的角色,给学生全方位的感官冲击;之后,小兔子找不到全家福放在哪里了的懊恼,在爸爸的帮助之下终于在自己的抽屉里用精美包装纸包好的全家福,从而让小猪感受到家庭温暖,故事环节层层推进,惊奇一个接着一个,学生犹如其境,感受深刻,学习的主动性随之提高,课堂教学也达到了预定效果。概括来说,就是教师选择的故事与表演的形式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语言学习兴趣,这样才会带来良好的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

2.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讲故事不能旁若无人,而要根据学生的情感反应随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使用圆桌式教学方法,即学生围成一圈,师生打成一片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并用提问、即兴表演等形式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更贴近故事氛围,感受故事情景。儿童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因此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也参与到故事中来,如“Let's chant”,“Let' s do”等。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比如有没有听懂,能不能注意到新词语的使用和新句型的出现等等,适时地调整语速和情绪,尽可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故事延续——故事结束后的思索

1.及时提问巩固学习成果

在讲故事环节,教师既要讲述故事情节,也要设置互动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习效果。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来练习词汇、语法和句型,如教学“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故事后,笔者根据故事各个环节向学生提问“Who is he?Who is she?”以巩固本课的重点句型。

2.有感情地朗读、复述故事

朗读对于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培养语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熟悉朗读内容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要求复述故事,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熟悉故事内容,能够流畅地读完整个故事。当学生各自达到自己的水准时,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3.表演故事或续编故事

在完成上述环节后,学生对于故事内容都已经非常地熟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表演竞赛,总之要在趣味活动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更容易被激发出来,自发地学习新授课内容,反复演练故事内容则让学生加深了内容理解,深入体会语言的奥秘。在讲述完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这个故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对这个故事加以延续,写他们在家里开展新的生活的一些趣闻,比如说小猪邀请小兔子一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玩耍,或者是小马突然之间到访小兔子家,大家不亦乐乎的开始了玩“萝卜蹲”的游戏……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为故事带来精彩的后续内容。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意识,提高教学效果,那么《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基础英语教学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故事的有趣性和情节的曲折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法宝,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适时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的语言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红艳.演绎故事的精彩——小学英语故事联想教学技巧探索[J].校园英语(教研版) 2011年05期.

[2]姚蓓蓓.让故事牢牢抓住孩子的心——浅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重要性及操作[J].新课程学习(上) 2011年01期.

[3]颜小慧.身临其境,感受小学英语故事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2年01期.

上一篇: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浅探 下一篇:小议初中英语教育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