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环节,展现高效课堂

时间:2022-04-06 06:46:07

优化教学环节,展现高效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本文通过制造悬念引新课、利用旧知促新知、显现思维抓重点、分解知识破难点四个方面对优化教学环节进行了优化,以期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环节;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106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笔者以一堂题为《解一元一次方程(3)》的公开课教学经历。简单谈谈对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认识。在这节课教学中,笔者设置了制造悬念引新课、运用旧知促新知、显现思维抓重点、分解知识破难点等环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让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自信。

一、制造悬念引新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一节好的新课引入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1. 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

2. 能尽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新课引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人的注意力越集中,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固。

3. 能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笔者在《解一元一次方程(3)》教学中,用小测一道题做引入,题目是:解方程 (x-1)= (x-2)。这样的引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利用旧知促新知

根据“系统论”原理可知,数学的某一个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与其他知识是普遍联系的。新知识往往是原来的旧知识在新的情境下的顺应、延伸和拓展,即学习是从已知迁移到未知或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再加以建构的过程。在中学数学中,很多知识可以在先前的学习中找到最近发展区,教师需要有这样一双慧眼,不仅要搭建一个平台,还要善于从知识的联系处着手,建构知识网络,有效学习新的知识。

学习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尽量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如下:用以前所学知识解方程 (x-1)= (x-2)时有什么困惑?(有分母,需要通分,计算麻烦。)用我们所学知识能解决这样的困惑吗?(思考后回答:把方程两边的分母去掉,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多少合适呢?4吗?6吗?24吗?可以逐一尝试几个整数,进行比较,发现如果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既可以把各分母去掉,又不会产生过大的数字,效果最佳。再引导学生求几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试举几例巩固。此举目的在于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通过以上引导,让学生明白,利用旧知识,可以引出、学习新知识。

三、显现思维抓重点

突出重点是教材处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把握重点,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明确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要促进课堂组织教学的实施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具体表现在于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的方式有多种,笔者认为,在代数知识的学习中,在解答过程中体现法则的应用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解一元一次方程 - =1,第一步去分母的过程,很容易把右边不含分母的常数项“1”遗漏,如果把等式的基本性质2体现在解答过程中, ×6- ×6=1×6,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遗漏不含分母的项。去括号5(2x-7y)-3(4x-10y),正确解决括号前的符号与数字问题失去括号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如果能把思维过程体现在解答过程中,可以有效掌握重点。过程如下: ,用把括号前的数字和符号都包含进去,避免遗漏符号与数字;用 连接括号前的数字与括号内的每一项,体现用乘法分配率去括号。这样操作,可以把思维过程体现在解答过程中,养成依据法则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

四、分解知识破难点

在初中数学难点教学中,突破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把难点分解为学生所熟知的知识点或认知,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解一元一次方程 - =1时,很多学生去分母后,直接把括号也去掉,得到错误的答案3x-1-2x+1=6。究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忽略了这里的分数线起括号的作用。其实,绝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分数线能有括号的作用,所以虽然教师反复强调去分母后要添上括号,也无法收到显著的效果。笔者在上课时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一组辨析题, = (x-1)还是 = x-1?为了加深理解,笔者继续拓展, = (2x-1)还是 = x-1?并就两个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笔者把这一课的教学难点由浅入深地分布在每个环节,便于学生更直白地理解、学习知识。

总之,优化教学的每个环节,需要教师回归课堂的实质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教材上的难点?及时抓住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痕迹,充分感受教学设计的变化,及时捕捉瞬间闪现的生成因素,最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十一中学 365000)

上一篇:如何深化“一带一路”与东盟发展战略的对接 下一篇: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才管理体系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