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桂益脉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一氧化氮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机制探讨

时间:2022-04-06 04:00:33

芪桂益脉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一氧化氮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机制探讨

摘 要 目的:探讨芪桂益脉灵(黄芪、桂枝等)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理预适应的保护作用及与NO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经典模型。测定血清中NO、CK、CK-MB的含量。结果:芪桂益脉灵高、低剂量组CK、CK-MB含量低于I/R组,低剂量组的含量与IPC组相当,而高剂量组的含量明显高于IPC组;同时,高、低剂量组的NO含量均高于I/R组和IPC组。结论:芪桂益脉灵可以诱导心肌早期预适应,使心肌细胞生成大量NO,触发其对心肌的保护机制,达到药理预适应的目的。

关键词 芪桂益脉灵 药理预适应 一氧化氮 大鼠

材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普通Wister大鼠60只,雌雄各半,200~250g/只,由沈阳市双义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

药剂制备:芪桂益脉灵由黄芪、桂枝、苦参、三七等组成。芪桂益脉灵低剂量组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比例1∶0.018,将药物用水煎,然后浓缩成3ml,相当于1g/kg的生药量;芪桂益脉灵高剂量组所含有的生药量是低剂量的2倍。消心痛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比例1∶0.018,将药物溶于3ml的生理盐水中,相当于2.7mg/kg消心痛。

实验仪器:动物人工呼吸机、全自动人工生化分析仪、低温离心机、电热恒温水箱、干燥箱、RM-6200四道生理记录仪,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

模型制备:用20%乌拉坦(2ml/kg)腹腔麻醉大鼠。连接四道生理记录仪,暴露左颈总动脉,插动脉套管以检测血压。行气管插管连接小动物呼吸机,频率90次/分,潮气量12ml,呼吸比为1∶1。连续记录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及再通后的心电图。观察室速、室颤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动脉血压和心电图均同步记录于四道生理记录仪。缺血的标志为ST段抬高,出现心律失常,左室发绀;再灌注的标志为抬高的ST段恢复,心律恢复,发绀区变红。

实验分组: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并编号,每组10只,每日清晨空腹灌胃给药1次,连续7日。除给药组外,其余各组均灌服与体重相符的生理盐水。

指标测定:实验结束后,在腹主动脉取血3ml,然后离心取上清液,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进行测定CK、CK-MB,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用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芪桂益脉灵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CK、CK-MB含量的影响:高、低剂量组的CK、CK-MB含量均低于I/R组,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的含量高于IPC组,差异显著,P

芪桂益脉灵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NO含量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高、低剂量组的NO含量均高于I/R组、Sham组,差异显著,P

讨 论

芪桂益脉灵中含有黄芪、三七等药物,黄芪具有益气作用,与桂枝相伍可益气温阳,通脉定痛;同时黄芪又可以补气,三七亦可以活血化瘀止痛。临床上有研究报道显示[1,2],黄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

在本实验中,芪桂益脉灵高、低剂量组NO的含量均高于I/R组,和IPC组、消心痛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推断出芪桂益脉灵也可以诱导心肌细胞生成NO,使体内NO含量增加,达到药理预适应的目的。且与消心痛等硝酸酯类药物提供的外源性NO相比,可能具有相同的功效,具有药理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凤英,等.黄芪甲苷对新生乳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的保护作用.吉林大学学报,2007,33(2):211-214.

2 廖菁,黄政德,易刚强,等.三七注射液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预处理作用及信号机制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6):429-432.

上一篇:siRNA阻断NF-κB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下一篇:我院近年来临床用药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