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疗效评价

时间:2022-04-06 07:57:19

鼻内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 分析鼻窦鼻息肉患者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方法及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完成为期1个月的随访,治愈率为58%,好转率为36%,无效率为6%,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结论 鼻内镜下实施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手术治疗,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of nasal polyps in patients with nas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Methods Includ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2 to December 2004 were 50 cases of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pati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fter admission,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ect was done..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completed the 1 months follow-up,the cure rate was 58%,the recovery is 36%,no efficiency was 6%,the treatment of rate was 94%.Conclusion Nasal endoscop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urgery treatment.

Key words:Sinusitis;Nasal polyps.Nasal endoscopy;Surgical curative effect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鼻内镜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其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等一系列有点,采用此方式进行手术可以将患者病灶部位完全切除[1]。为了对鼻窦炎、鼻息肉治疗过程中鼻内镜手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针对性纳入了我院2012年以来所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研究结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鼻窦炎、鼻息肉病症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头痛、鼻出血、流脓涕以及鼻塞等情况。本研究中有22例女性,28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19~77岁,平均(38.1±2.1)岁,术前对所有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发现患者存在息肉变样、中鼻甲水肿、息肉样组织等病变,其中下鼻腔内存在黏脓性分泌物。

1.2方法

1.2.1术前治疗 在对患者行手术前一周给予适量抗生素治疗,手术前2d对其给予激素治疗,对于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病情进行控制,对于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必须让其禁烟禁酒,同时还须注意饮食的清淡。

1.2.2手术方法 手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清洗,并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方式进行处理,即术前10~15ml浓度为1%的丁卡因与肾上腺素按照1:10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用混合纱条沾染物后放入鼻腔中,然后用少量肾上腺素与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混合均匀后,注入患者的息肉根蒂部、钩突黏膜以及鼻丘进行浸润麻醉。手术过程中同样采用肾上腺素与布比卡因的混合物来进行止血、麻醉处理,待麻醉其效后方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鼻腔被息肉堵满的患者,在对其行手术治疗时,必须先将息肉全部去除,在此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将钩突切除,以此来开放筛泡,然后对其鼻息肉进行处理,以便于将上额窦口扩大,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放蝶窦、额窦。

1.2.3术后处理 手术完成后利用温生理盐水来对患者的术腔进行清洗,然后采用凡士林纱布来进行填塞,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患者,必须分多次取出纱条,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纱条的填充时间。对于术后采用膨胀海绵来进行填充的患者,并在3~5d后将填充物取出,术后1w,在鼻内镜的指引下将鼻腔内的血痂以及分泌物清除。患者在术后给予2w的抗生素口服以及1个月的激素口服,出院后对其进行定期随访,并叮嘱患者每隔1~2w到医院复查一次,以便于在鼻内镜的辅助下将肉芽组织、囊泡以及腔内痂皮清除,术后6个月根据患者具体恢复情况对随访时间进行确定。

1.3疗效评价 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窦口开放较好,窦腔黏膜出现了上皮化,且未发现脓性分泌物;好转: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鼻内镜检查结果显示,窦腔黏膜内出现了部分肥厚肉芽组织或水肿,且存在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上未发生任何变化,鼻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窦口开放不良,有息肉形成,同时还存在较多的脓性分泌物。

2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完成为期1个月的随访,有2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58%,18例患者好转,其好转率为36%,3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为6%,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3讨论

目前,在对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手术治疗是最为常用的方式,有学者认为,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2]。在对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传统手术治疗未能充分考虑到鼻腔鼻窦的生理结构,在手术过程中容易误伤正常组织,导致患者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的病灶部位不能被完全清除,影响到最终的治疗效果[3]。

在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鼻内镜手术具有较好的照明效果,它可以将患者鼻腔内各个部位的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然后利用相应的手术器具从病灶部位边缘着手,将其彻底清除。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证实[4],在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鼻内镜手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对鼻腔正常组织的伤害,同时还可以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几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可以将鼻腔内所有息肉有效切除,然后将其炎症组织清除出来,且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在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黄承东.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2,18(21):3713-3714.

[2]韦富贵.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安全性评估[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257-5259.

[3]陈枫虹,王章锋,文卫平,等.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安全性评估[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0,16(5):283-285,296.

[4]甘满芳.舒适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52-53.编辑/孙杰

上一篇:冠心病应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医疗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