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视角下的亲近与感动

时间:2022-04-06 12:28:30

孙震生师出名门,他的作品端庄静穆清妍秀丽,洋溢着敦煌壁画和日本画的纯正气息。他对中外艺术样式的融合与开拓,独辟蹊径,让人叹为观止。

学画伊始,敦煌的色彩语言就让孙震生深深的着迷。众所周知,我国的敦煌艺术博大精深,以其优美的造型,率性飘逸的线条,丰富而协调的色彩,再加上悠久的历史所造成的斑驳与剥落,形成了它浑厚苍茫而神秘的艺术风格。

孙震生认识到,敦煌壁画是以色彩来表现真实感和生命力的,它不像西方绘画追求的阳光下光影交互的效果,而是随类赋彩或是随色相类的艺术想象的组合色。

而在追随何家英先生的学习过程中,孙震生又对日本画中的岩彩技法产生了兴趣。岩彩画对中国传统的重彩画在颜色上有继承也有发展。除了朱砂、石青、石绿等传统石色外,又开发出了香妃、岩肌、象牙、豆沙、碧玉、紫茄、烟色等几十种新的天然矿物色,而且还有上百种高温结晶颜色、进口水干色、云母色、金属色等,较之传统石色,日本岩彩色相极大丰富,材质美更突出。

传统工笔画中对人物形象的精雕细刻,对表情的拿捏把握,是壁画难以企及的。而壁画中色彩的厚重、亮丽、苍润,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统绢画又望尘莫及。于是,孙震生开始在作品里努力用自己的办法将传统的工笔画、壁画、岩彩画的元素加以嫁接、融合和改造。他以传统线造型,再加上岩彩画中的用色理念和技法,创造出一种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空气感、空间感强的绘画语言,拓展了中国绘画一种可能的发展空间。

在逐步形成自己绘画语言的过程中,孙震生踏踏实实地深入生活,创作出打动他心灵的劳动人民的有血有肉的作品。他的创作由于接地气,屡获大奖。

看他近年来的创作,反映藏民生活的《大美》系列作品,反映新疆塔吉克族的《新学期》,虽然同样是表现少数民族人物题材,其作品没有“民族服饰秀”和旅游似的抒情,而是更关注于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情感。他的重彩画作品几乎全部使用矿物色,整体追求壁画的冲击力,脸手等细节处刷胶矾水定色、分染。用着色时的笔触来体现画家的性情与修养、长短、大小、缓急、轻重,画家享受着这个笔尖与纸张摩挲的过程,妙不可言。

苏州的工笔画家沈宁把孙震生比作擅长表现农民的法国古典绘画大师米勒,他说:“震生的画面更多展现出来的则是由朴实的视角下所带来的平等且平凡的亲近和感动,不评判,亦不叫嚣,不隐藏,亦不夸大,让观者可以踏着砾石或泥泞实实在在地站在他们身边,与他们一同接受生活所给予的一切。此时的震生,或许应该已真正接近了那个对名利无感,每日用画笔与乡人们一同耕作的米勒了吧。”

成功总是眷顾不懈追求的人,随着孙震生技法语言和绘画内涵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升华,2009年他的重彩作品《回信》,在万众瞩目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大展中一举斩获中国美术奖的创作金奖。

现在,谦逊而质朴的艺术家仍然每日栖居画室研究创作,他说:“虽然创作中不能过分注重技法,而是要关注作品的内涵,但材料正确合理的运用绝对能够提升作品的品质。”在一篇文章里,艺术家这样记述了自己的理想:“用最适合的材料、最精湛的技法表达最能启迪人类性灵、提升人类审美的作品,将是我一生的艺术追求!”(支点杂志2014年4月刊)

上一篇:传统佳节冷暖与人口迁徙 下一篇:无公害白菜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