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述策略看当代新闻作品的创新之路

时间:2022-04-05 08:53:42

从叙述策略看当代新闻作品的创新之路

一个居委会干部身兼多职疲于应付,这样的事情全国多如牛毛毫不稀奇。《苏州日报》的报道《台账压垮“小巷总理”》偏能从中挖出新意,引起受众瞩目并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奇迹源自报道新颖的叙述方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居委会是个缸,什么都得往里装,还得滴水不漏”,谚语般朗朗上口的句子形象俏皮,刻画出居委会干部的无奈处境,而对社区办公室塞满台账的场景描绘恰如一幅幅静物写生,于无声处印证着主人的疲惫操劳,胜却多少烦琐絮聒的正面事迹叙述!

成功的叙述方式使小小事件焕发光彩。在这里,语言的选择与组合显然经过精心谋划,体现出一种策略。很难想象剥离这些语言,报道会是什么样子。

在信息传播中,叙述形式与叙述内容是完整的统一体,内容寄寓于形式,形式“催生”内容,二者互生互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名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强调:“词语也即名称缺失处,无物存在。惟词语才使物获得存在。”①“词语本身就是关系,因为词语把一切物保持并且留存于存在之中。倘若没有如此这般的词语,那么物之整体,亦即‘世界’便会沉入一片暗冥之中;包括‘我’,即那个把他所遇到的奇迹和梦想带到他的疆域边缘、带向名称之源泉的‘我’,也会沉入一片暗冥之中。”②没有词语形式,实体物质即失去附丽,无法驻留于人的大脑意识,无形的意识也无法获得具象存在而被更多人感知。无法驻留无从感知,则实体世界纵然客观存在,于人类也无异于无知无欲、没有意义的“一片暗冥”。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形式“决定”了实体内容。

符号学理论进一步指出,人类的一切信息包含“所指”和“能指”,即“内容”和“表达”两个层面,但“所指”即“内容”并非可触可摸的“事物”本身,而是人们对该事物的“心理再现”③。这话很好理解,《台账压垮“小巷总理”》并非要把那个实物的社区交到我们面前,而是通过我们此前的经验和报道的符号化描述综合产生的心理印象,让我们感知社区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作品的事实内容被高度形式化,其实质已不是事实本身,而是由语言和经验构筑的符号形式。

可见,符号形式才是信息传播的基本“内容”,其成分、质地、形态、色泽和组合关系决定了内容大厦的优劣。从表达形式入手,讲究词语的运用和谋篇布局的策略,应当是新闻作品创新与创优的根本性出路。

词语是策略化叙述的基础与保证,犹如盖房子,挑选砖石水泥至关紧要。有灵性的词语总能让叙述变得轻松自如,韵味十足。这时,语言本身就是吸引人的看点。

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旗舰遇坚冰――“大显”陷入困境的启示》引用售货员的话,生动道出了大连大显集团由风光无限堕入资不抵债的原因:“液晶、等离子出来以后,背投马上就完了。……现在人讲话了,哎呀妈呀,农民伯伯都不买了。现在别说电视,就咱们人也是,没有一技之长,你搁这社会生存不了。”一席妙语如画龙点睛,将原来枯燥的经济话题点染得生趣盎然,余味不尽。这种效果全来自口语化的幽默表达和巧妙的类比修辞,即来自语言形式自身。你可以不必说“农民伯伯都不买了”,可以不将大显的产品比着没有一技之长的人,用其它方式照样能够说清新闻事实,这也就是说“农民伯伯都不买”之类的语言并非表达新闻事实所必需的元素。然而,恰是这些并非必需的元素赋予报道新鲜的魅力。在这里,表述方式已然是“生趣盎然,余味不尽”的内容之一。

2007年深圳房价大涨事件引来无数媒体追逐,《南方周末》的《深圳2007年房价暴涨背后的秘密》从铺天盖地的同题材报道中脱颖而出,被上千家报刊和网站转载,其独特的语言表述同样功不可没:“千万元一套的豪宅每两三分钟成交一套――或许不比卖白菜更慢。”“一个楼盘的市值可买下整个伊利集团,‘不是伊利的价值被低估了,就是楼盘的价值被高估了。’”“深圳楼市就像一个筛子那样筛选出富人,而且筛眼仍在不断扩大,众多怀揣深圳梦的中低收入者也竭尽所能地避免被筛子筛出去……”和大显集团的报道相似,这篇作品以巧用类比和比喻取胜。豪宅与白菜、楼盘市值与伊利集团、楼市与筛子……独特的事物联系出自作者高度个人化的感悟。其中白菜、伊利集团、筛子本身是游离于新闻事实(房价上涨)之外的,将它们引入报道,却构成了报道最闪光的内容与看点,这不能不令我们正视一个事实:新闻事实固然重要,但语言形式有时会比事实更值得玩味,好的语言形式能于鲜活表达事实的同时,拓展出另一片丰富而新奇的意义外延。

讲究篇章结构是策略化叙述的另一手段。巧妙的行文布局恰如优良的房屋构造,能将看似平常的题材支撑为华堂美厦,产生不寻常的传播效果。当代新闻作品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

《长沙晚报》的报道《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正是如此。这篇作品的主体内容其实就是雷锋式的爱心助人。按说这类题材虽不乏感人之处,却并无多少新意,尤其在媒体纷纷开辟“阳光行动”“阳光通道”之类社会援助栏目,将舍己助人献爱心的报道常规化、类型化的今天,这类题材近乎俗套,要从中挖出新意引起轰动,进而摘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实在是天方夜谭。《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偏是这么一部“天方夜谭”。

支撑这篇奇文的是它奇特的篇章结构:两位病友同患白血病住进同一间病房,两人外形、打扮相像,相处融洽无话不谈,以至于医护人员和病友称他俩是亲兄弟;两人又都因为家境不好,筹不齐昂贵的手术费……作品大部分篇幅都在说两人的“同”,无数个“同”将陌生的他们连为一体,在受众心目中产生近似“血肉”的联系,然而篇尾笔锋逆转,“同”中说“异”:一位病友为挽救另一位病友,毅然留下3.5万余款离开医院,电话里“我走了,兄弟保重”的道别如一声碎心的帛裂……全篇正面表现舍己助人的只有结尾一小段。这种叙述结构颇具策略性,大篇幅的“同”为最后的“异”酿足情绪埋下伏笔,令诀别牵筋动骨连肉带血,激起受众无限的怜惜与怀想。

同样是爱心助人,这篇杰作和“阳光行动”之类的一般化报道完全属于两样不同的东西。不同的行文结构使相同或类似的新闻题材发生了分子结构般的性状改变。

有好的材料、结构保证之后,优质的楼宇需要突出的风格设计才能彰显其品质,同样,引起反响的新闻佳作总是于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特别的叙述风格。它源自由作者的人生态度、素质修养所决定的叙述角度与叙述情感。和语言材料、篇章结构相比,这是一种更加软性、更加主观化的策略运用。

《新京报》的深度调查《“绝后”之痛》就贯穿“痛”的叙述风格:村民在水库中捞起四个男孩尸体的痛惜,杀子母亲贺小莲家庭不和的痛苦,杀子前贺携四子投奔邻居遭冷眼的痛恨,杀子后束手就擒的绝痛……种种的痛之中,作者又保持相对平静的叙述冷调,使整篇透着幽冷深邃、直达人性复杂隐秘角落的光芒。正是凭藉这种叙述风格,《“绝后”之痛》在时下充斥媒体的凶杀案报道中独树一帜,引人注意。

冷中带热、体现人性关怀的叙述笔调,更能产生震撼效果和深长意味。2006年邱兴华杀人案惊爆全国,有关案犯如何嗜血好杀、如何拒捕顽抗且扬言炒吃人肝的内容频现于各类媒体。然而《南方周末》拒绝这类低俗耸人的听闻,以探求人性真相的眼光与悲悯的情怀,大胆剖析邱兴华的情感遭遇,将其成长经历的碎片拼合为一颗压抑敏感脆弱多变的心,催人深思。作品的结尾特别有新意,它和当前法制报道“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等待嫌犯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之类的套话相比,是如此的不同寻常:邱兴华被捕后说自己对一位叫邓国凤的老师心怀感激和愧疚,因为邓老师曾经对自己很好,但记者找到邓老师时,邓却说她不记得自己对儿时的邱兴华有什么特别优待,“只不过将他跟其他孩子一样看待而已。”――“一样看待”,冷中带热的叙述凸现作者深厚的人文意识和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在受众心中产生好莱坞大片一般的冲击力,回肠荡气余味不尽。

成功的叙述策略令平凡的题材新意盎然崭露头角,令热点题材超越同类不同凡响。无论题材如何,叙述策略总能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决定整部作品的优劣成败。在新闻大战的舞台上,它分明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主角,值得我们认真追究。尤其在当前,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报道题材撞车、节目同质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民生新闻兴起以来,全国媒体争相克隆仿效,火灾、漏水、车祸之类报道充斥版面和屏幕,新闻的定位乃至题材和内容普遍雷同。一份材料显示,某地市级电视台三档民生新闻栏目的新闻,题材与内容雷同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这些互相抄袭的节目在不同的频道和时段颠来倒去地播出,很不利于新闻品牌建设,对频道资源和观众收视时间都是一种浪费。如何在同质、同题材新闻报道中凸现新意,胜人一筹?这是当前几乎所有新闻媒体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像《南方周末》《长沙晚报》、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佳作,其新闻事实大小不一,题材份量相差悬殊,是事实之外的叙述策略使它们共同跻身当代名篇之列。这启示我们,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情感表达、风格打造上讲究策略,用新颖独到的叙述策略去打磨篇章构造内容,应当是我们创新创优新闻报道、赢得新闻竞争的重要着力点。

注释:

①②[德]海德尔著.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4月第1版.P152,167

③[法]罗兰・巴尔特著,王东亮等译.《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6月第1版.P30,33

(作者单位:江西电视台)栏目责编:胡江银

上一篇:科学使用设备提高电视节目技术质量 下一篇:治理名人药品广告依法还是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