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课堂教学体系探讨

时间:2022-04-05 01:36:02

发展性课堂教学体系探讨

一、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只有对评价对象有科学的认识才能够建立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然而再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在教育视野中进行本质的重新解读,还需要对教学教学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位。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关注的是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其中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是每一个人应该决定的。在现实的生活中,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重新审视现实的世界,然而我们的个人经验又因为各自经验和信念的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有了更多的启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体系。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该只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理论给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视野。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够以较为绝对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的程度,应该给学生留取一定选择的空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够将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者,还应该将学生看作知识的探讨者和发现者。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结果,还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单纯从教学体系的观点来看,活动是教学进行的基础。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需要对现实的状况进行评价,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不断增长。通过不断训练的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不在于约束老师和学生。

二、课堂教学评价目标

(一)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现实的生活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需要坚持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坚持不断发展的观念,根据新目标,重视发展的过程,对问题及时进行反馈,重视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在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评价的结果,还需要重视评价的过程。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不断进行探究。根据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特点,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再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促进教师成长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立了新课程评价体系,然而这个体系必须坚持沿着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让老师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能够让教师的主置、生命的意义能够得到全面的体现,从而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认识到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因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师的价值,激发教师工作的激情,促进教师不断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而是为了查找出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的目标,从而满足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改进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的的背景下,在教学中应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断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和改革,不断进行改革,坚持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在实际的生活中,以学论教主要是强调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在现代的社会里,实现以学论教能够更好的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情况。采用这种评价方法,便需要让教师走近学生,深入了解讲解的内容和知识储备。

三、总结

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较为单一,其别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对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认知领域,然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常常是以学生的成绩来作为考核的依据。随着人们对评价目标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认识的内容也更加的全面。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评价教师的教,而且也有利于评价学生的学。不管是评价教学活动的结果,还是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通信工程项目目标管理 下一篇:铁路通信工程无线接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