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化探究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时间:2022-04-05 12:45:11

激化探究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教育部颁布的各门自然学科的课程标准也要求开展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这种“探究的探究”,既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笔者就几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经验,总结出以下的几点:

1 重视新课导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探究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探究过程的各种活动都应当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密切相关。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导人是否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就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也要竭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处在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这是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切人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时,曾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一旦学生对概念、思想等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由此促使他在研究中学、思、疑、问、解等,这就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的格局。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同时学生在探究中也会获得一些成功感,这更可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时,“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实验可组织学生用自己收集的大饮料瓶改制成的大水杯做实验(这种大水杯还可应用于研究液体的压强、浮力等),从水面斜上方、正上方、杯的侧面去观察插入水杯中央或一侧的筷子,多角度观察实验现象,再由学生们演示“硬币浮上来的实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想知道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促进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此外学生还可能想到:从水面上看池底的深度;潜水员看岸上建筑物的高度;把一块厚玻璃条垂直放在一支铅笔上,可看到“一笔三折”等。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2 尊重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解疑导拨,发挥学生合作探究的优势

探究教学提倡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有别于培养少数天才儿童的精英教学,探究教学不仅重结果,而且更重过程。它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自主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有些问题在探究的开始是个疑问,学生在开始容易产生偷懒情绪,想通过问教师解决。但作为教师最好给些点拨或对结果作出“是、非”回答,因为教师只是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而不是告诉学生去做什么。具体操作仍让学生自主进行。当然学生各自探究的结果可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集体合作(可以是三、五个人,也可是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年级),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相互研讨,合作探究。例如:笔者在科学探究教学时,总是充分引导全体学生们积极地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此基础上组织全体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这时要求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例如:在教授《动量定理》这节之前,笔者布置这样一道课题: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鸡蛋从高楼落下而不致摔破?要求学生下次上课时进行总结评价。课题布置下去,学生兴趣很浓,全班同学自动组成八组(以桌位为组),每组确定一位负责人,担任本组的课题探究组长,具体操作同学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第二次上课要求学生总结、讨论、汇总,大致有这些方法:①地面上垫上海绵;②离地面一定高度拉上网;③让鸡蛋落入水中;④地面是一个沙坑,鸡蛋落在沙坑中;⑤做一个长方体的大框架,在框架的八个顶点用八根橡皮带连接,用小网网住在框架中心的鸡蛋,使框架落下;⑥把鸡蛋放在盛有水的瓶中落下;⑦用泡沫包住鸡蛋,使鸡蛋落下等。当然学生在总结时,有的还没有真正弄懂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但我已深深地为学生所具有的创造才能所折服,也为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3 激励评价。使探究向深层次方向发展 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和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更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更强调评价的过程性、激励性和多样性。这与传统的学科教学评价存在着质的不同。笔者认为在此要把握好三方面的关系:(1)要坚持将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在其过程中的表现为主,兼顾成果的质量,对学生参与的态度、投入、积极性、成果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2)要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传统教学主要是定量评价,但探究性学习若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难以反映探究性学习的本质,而且容易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由于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往方式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及表现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探究性学习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3)要坚持学生参评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互动性。传统教学多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单一,学生作为评价对象而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而探究性学习评价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及师生互评的多元互动性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发现、自我改进的过程,而教师则通过师生彼此交流和对话,发现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帮助学生克服存在的不足,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以使探究向深层次方向发展。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生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一大乐趣。

4 鼓励学生课外搞些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笔者认为物理教学不应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学习,还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把时间和空间的探究扩大到课外、校外等其中科技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例如:笔者在介绍“验电器”时,要求学生回去制作。乍一看学生认为很简单,只要找一个金属杆加两块相同箔片,通过绝缘塞在外面加上外罩即可。其实做起来,学生发现验电器的绝缘问题很难保证,所以材料的选取是制作成败的关键。学生试用了很多材料,发现:木材、玻璃、橡皮等绝缘性能不好,而硬橡胶棒、蜡烛、塑料、有机玻璃等绝缘性能好,但若硬橡胶棒上面粘有手汗或用嘴哈气等也不行,电荷会慢慢跑掉;还有若周围点火,空气电离也不行等,这些不制作怎么也发现不了,即使硬记也容易忘记。但学生通过制作总结出在制作时要求:①验电器从带电体获取多量电荷,所以可将上方做成一个小球或一个小平台;②体积小一些,绝缘塞大一些,杆子长一些等;③箔片灵敏,轻一些,灵活些;④塞子防潮处理,一般用有机玻璃,用电吹风吹干,表面涂蜡等等。这些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不但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5 教师要经常自制教具,做好探究创新的榜样

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教师自己要身体力行,做好探究创新的榜样。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本身对知识和实验过程已了如指掌,在这方面不能很好的做出表率作用,使学生感到教师只要求学生探究创新。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中一直经常利用自制教具辅助教学。例如:笔者一直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压强计、验电器、改装的电表等进行演示实验;还用注射器和钢珠自制抽水机模型、用塑料瓶自制浮沉子、用易拉罐自制酒精灯和小孔成像仪、用金属丝自制电机模型等。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能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是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师的基本功,它是新的教学理念的需要。,也可以使你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同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中学的教学仪器十分短缺和老化,自制教具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义务和责任。教具制作有利于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具制作,可以强化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技能,顺应了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

总之,实际的探究性学习是复杂多样的,但探究性学习能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传统教学机械、呆板、被动、沉闷的局面,让课堂充满生机,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不要教师设框框,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探究性学习进入理想的境界。

上一篇:“声音是什么”的课堂教学总结和反思 下一篇:三种形式,三种理念,三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