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4-05 07:02:36

心肌酶谱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儿童的心肌酶谱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心肌酶谱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心肌酶谱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常有心肌酶升高,可能合并心肌损伤,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关键词 心肌酶谱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心肌损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54

本文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患儿70例,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将其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的心肌酶谱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AURI患儿7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AURI诊断标准[1]。两组儿童既往无心、肝、肾疾病史,两组间性别、年龄、预防接种史及喂养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两组儿童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均于清晨空腹采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查。正常值:肌酸激酶(CK)26~174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40U/L,乳酸脱氢酶(LDH)109~245U/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72~182U/L,两组儿童常规心脏体检,并做心电图检查。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心肌酶谱指标比较:见表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

讨论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儿科疾病发病率首位,病毒感染90%以上。心肌酶活性测定是直接反应心肌损伤程度,心肌酶为胞浆酶,组织缺氧损害时,可使细胞膜完整性丧失,从而将酶释放入血中,致使心肌酶的含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2]。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防止心肌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心肌酶改变是判断有无心肌损伤的重要依据之一。CK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脑、平滑肌等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当心肌损伤时、它可释放入血使血内相应酶活性增高、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但由于存在广泛,特异性差。CK-MB几乎仅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以外的组织含量甚微,是一种反映心肌损伤的特异性酶。α-HBD也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当心肌细胞受损时,两者均异常释放入血,CK-MB、α-HBD对心肌细胞损伤具有特异性的诊断意义。AST在心肌含量高,急性期大多增高明显,但恢复较快[3],AST检查有助于估计心肌疾病的病程。LDH在体内分布较广,特异性较差,但其同工酶在心肌损害早期多增高。本文资料结果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患儿的心肌酶谱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明显影响心肌酶的改变。结合临床观察,绝大部分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部分病例心电图显示不同程度的异常。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AURI患儿,特别是高热不退者,有必要测定心肌酶谱。有心肌酶谱活性增高的患儿,结合CK-MB的测定及心电图检查,确定有心肌损伤存在时,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及早应用保护心肌药物,可避免或减少心肌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1168.

2 吴志浩,汤汇明,杨吉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3(1):72-73.

3 蒋红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心肌酶检测及临床评价[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4):289-230.

上一篇:经颅超声在帕金森病中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磁共振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