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新班,你摸过底吗?

时间:2022-04-05 05:35:45

接新班,有经验的老师都要摸摸底,弄清学生的情况,美其名曰交接班。笔者认为无关紧要。有了底,对学困生是不公平的。本来学困生希望在新老师面前咸鱼翻身。露底了,隐私没了,老师会因“材”施教,有些地方就不会让他们表现。

今天是开学第一课,我教《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孩子们很是听话,身体坐得笔直,手臂绷得紧紧的,谁也不敢轻易举手回答问题。为了活跃气氛我问道:“谁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来!”一个小男生突然举手,我大喜过望。他与其说唱不如说是“读”出来的:五音不全,句子支离破碎。班上有同学在讥笑。我可不管,使劲为他鼓掌,是他给足了我面子,让我的课堂不尴尬。

“老师,您下次还会喊我吗?”下课他追着问我。“我怎么会不喊你呢?喊,喊!”“真的?”“真的。”

该生给我的印象极佳,我向有关老师打听情况,却发现这是个学困生。我毕竟做老师时间短不懂得摸底,有了底恐怕就不会给这个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听说新来的老师,一开始都让他发言,后来知道底细就渐渐不管他了。开学第一课是他最幸福的课,因为老师没底,他只在这第一课与人平等。

我以后要不要放弃他?不放弃,哪有空做无效的努力啊。好多学生需要补差,为他浪费时间值得吗?讨教过做老师的父亲,他没有给我答复,只是教我看一则故事:

一个德国学者把6棵西红柿幼苗分别交给参加实验的园丁,要求园丁必须对其中3棵幼苗充满爱,与它们交谈,给予关怀,其余3棵只是浇水施肥。实验结果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受到关怀的比没有受关怀的多结450克果实,而且长得水灵漂亮。

我恍然大悟。植物施爱都能多结果,何况人乎?我联想到在南京石鼓路小学实习,那些孩子为什么喜欢我们实习老师?还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底”,对每一个人都一样看待?

我曾经看到一位美术老师借班上公开课,也是因为不知道班底,竟把班上一位特差的学生喊上黑板贴画。那位老师耐心地教她,够不到的地方抱着她贴,照样完成了教学任务。

为什么我们要知道他们的“底”,没“底”反而好。应试教育推波助澜我们的虚荣心。如果你真正“为了一切孩子”,就不会被“应试”魔棒左右。

我的开学第一课,其他的孩子怕错不敢举手。唯有他人眼中的“差生”珍惜第一课。因为只有这一课才能和别人得到一样的阳光。

有人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他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体积;学生的个性是晶体――他们各有自己独特而美丽的晶型,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的意志去塑型。学生是在不断变化着,靠我们老师去改变。今天的学困生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优等生。成绩差不等于不是人才。

上一篇:东施的成名日记 下一篇:妈妈和儿子的五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