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管理

时间:2022-04-05 05:07:04

试论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工作并非仅指教师给学生上课,教给学生多少语文知识,讲解了多少篇文章,做了多少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学生的管理。据笔者观察,有的语文教师素质不错,课也讲得不错,但教学成绩不好。仔细分析发现,这些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做得不够好。语文教学工作紧紧停留在课堂的四十分钟里,因而教学效果不佳。笔者有过相关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想和各位同仁探讨此问题。下面谈谈我十几年教学工作的浅见吧。

二、学生现状分析

我们冕宁县是四川省凉山州的老少边穷县,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曾被诸葛亮称为“不毛之地”,教育基础薄弱,文化底蕴不丰厚,教育水平不发达。学生从小受到的文化熏陶少,底子薄,基础差,尤其是少数民族同学从小生活在他们的文化氛围里,接触汉语的时间短,有的彝族同学连表达顺畅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能力有多强了。加之,到了高中,竞争非常激烈,各科争抢时间都非常厉害,矛盾不断加大,语文常常处于劣势。语文学科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学生认为花时间在上面不划算。而数理化的学习,成效立竿见影,学生很有成就感。所以时间稍长,语文就成了学生不重视的学科。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管理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解决办法――管理

(一)教师自管。教师只有把自己管理好了,才会自觉主动高效地管理好自己的学生。教师自管包括管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情感、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想想:在这三年中,我要把这一拨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我到底要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方法、理念、道德、素质和能力。我是让他多考几分,还是不仅让他得高分,更让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和交际,学会以后人生需要的各种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这都是每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并且把它落实在每一节语文课中。

(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1 管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一切都迎刃而解。

2 管方法:高一起始课时,我们不仅要激发兴趣,还要给学生讲明学语文的方法。

3 管习惯:其实方法用久了就是习惯,方法要变成习惯就需要天天历练。

4 管观念:态度决定一切,学生的态度有了转变,行动就会跟着改变。

5 管行为: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在课外花很多时间学习语文,但我们一定要守住我们课堂的阵地。

6 管心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E难免常常遭受打击,我们首先应安慰她,只要坚持不懈终有所获,接着告诉她应对此种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7 管成长:学生和我们相处的三年,也是成长的三年。他们在这三年中的成长,有些成长是他们自己主宰的,有些成长是教师给予的。所以,教师肩负着一个重任,发现他们的长处并适当给以展示的机会或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8 管个体:其实教学过程中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所谓的钉子户,他们对语文没有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做,对老师的教育态度冷淡甚至敌视。这时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无数次的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无数次的督促,无数次的单独交流,一点一点地去撼动他们。

9 管学科协调:语文学科经常和理科学科产生矛盾,主要时间分配上的矛盾,尤其是在我们年级,理科常常处于强势的位置。我们语文是争不赢理科学科的,所以我们只有知趣的为理科让路,而想方设法抓住我们的语文课,高效利用语文课,让学生语文课全身心地学语文,课余时间就花在理科上。这才是明智之举。

以上几条就是对学生的直接管理,但是也有一些间接管理的因素,你的每一次精心备课就是对他们的间接管理,你的每一次深入学习也是间接管理,你的每一次精彩展示就会为你增添一点魅力,你带给他们的每一次活水就是和他们的一次亲近,你的每一次教学艺术的创新就是对学生极好的管理。我们倾心耕耘自己的学识、水平、能力、修养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间接震慑。岁岁年年,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会随着你而移动,你还担心管不住他们吗?亲其师,信其道;钦其师,服其言。

我们管好自己,还要求我们在辛勤教学之余必须是一个孜孜不倦勤奋学习的学生。教师其实是永远的学生。教到何时,我们必须学到何时。教师必须多学习,多借鉴,随时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大家都有发现,一旦你的课三天没有新鲜内容传授给学生,你就会觉得自己面目可憎。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天下大事,必须时时阅读各种报刊杂志,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学历史……你都不能不有所涉猎。语文方面的专业杂志你更不能不用心钻研。既要广博,又要专业;既要纵览天下大事,又要对本专业的发展动向了如指掌;既要快速浏览,也要沉静下来,反思自己,反思学生,反思教学,反思自己的方方面面。在反思的同时,还要不断拿来,从报刊中拿来,从便捷的网络中拿来,从身边的同事身上拿来,从学生中拿来,博采众家之长丰富小我,壮大小我,成就小我。这样,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唯有如此,你对学生的管理才会有用有效有功。

(作者单位: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中学)

(责任编校:合欢)

上一篇:公开课:校本教研问题的发现与问题解决 下一篇:论“三导”式教学中的导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