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体验内化

时间:2022-04-05 01:46:4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把双基拓展为四基,明确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当前数学教师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笔者以“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一、连接,促迁移

对于学生来说,有许多数学知识都不是新的知识,因为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很多与之相关的经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读懂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然后把学生已有的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起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终点”(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之间搭建连接的桥梁,便于将已有的经验与新知牵手,从而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探究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基本方法(剪、拼、移等)以及转化的策略,这是重要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课伊始教师就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说:“将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来,平移后拼成长方形。”教师追问:“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得非常好,我们先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会求面积的图形――长方形,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二者之间的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利用这种转化的方法,尝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醒了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促使学生自觉地把新旧知识进行连接,通过知识的迁移来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顺利达成活动经验的接连与迁移,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自主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经历,促体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产生的,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经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的活动过程,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才能获得丰富多样的体验、感受和发现,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在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和剪刀1把,请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思考、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先是独立思考,而后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则是把三角形通过剪拼变成与它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通过以上的操作活动,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直观经验,而且从中获得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一个和它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并试着在大脑中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再把想象的图形用手比划出来。由内部的想象延伸到外部的比划,这样的经历帮助学生从表象的层面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有了这样层次鲜明、具体形象的数学活动经验后,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对获得的直观经验进行分析归纳:“现在你能根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吗?”学生的思维瞬间被点燃,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归纳自然水到渠成。

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根据“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学习的认知规律,即“感知-表象-方法”,从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入手,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想象、推理,经历整个公式的探究推导过程,学生在不断地经历与体验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反思,促内化

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这些都仅仅只是教学的起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抽象、概括,使活动经验得以内化。教师要精心设置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反思、交流以及总结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会等,将自己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只有经历了反思交流的过程,才能使零散的、粗糙的个体活动经验得以条理化,从而形成较为概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之后,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生总结了自己的做法:“我是将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是把三角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还通过想象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呢?”学生回答:“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已经学过,所以我们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教师引导:“那这种转化的策略对我们的数学学习有什么启发呢?”学生各抒己见。

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引导、学生的思考、同学的交流相互发生作用。通过反思交流,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逐渐地获取理性的数学活动经验,不仅感悟到转化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而且使其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提炼和数学思想的感悟都得到升华。此时此刻,转化的思想方法已深入学生内心,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自觉地运用转化思想去思考、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懈地努力。教师要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各样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敖东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上一篇: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误区分析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