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反应论比较分析《边城》金译本和戴译本

时间:2022-04-05 01:37:03

从读者反应论比较分析《边城》金译本和戴译本

摘 要:翻译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读者反应论为翻译活动提供了新的评判标准。本文在读者反应论视角下,通过对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的比较,分析《边城》戴乃迭和金介甫译本的翻译策略,从而探讨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策略,为读者反应论视角下的翻译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 《边城》译本 翻译策略

《边城》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以20世纪30年代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独具特色的湘西风土人情,通过翠翠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从其面世开始,就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的目光,虽然对《边城》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本文中文文本及戴乃迭版英文文本选取译林出版社2011年英汉双语对照版本,金介甫版英文文本选取2009年HarperCollins出版社出版《Border Town》。

一、读者反应论

20世纪60年代, 读者反应批评兴起于美国,当时的读者反应批评主张:(1)文学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含义是确定的,但实际上,其含意又是读者个人的“产品”或“创造”;(2)文学批评所注重的应不仅是作品文本,更应注重读者的反应、注重读者对作品文本的反应;(3)作品文本本身并不具有“唯一正确”的含义,因而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解读; (4)着重分析读者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文本与读者 “主观”反应之间的关系。(5)用精神分析学理论、概念分析读者的反应。

尤金・奈达,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现代翻译理论之父”,第一次真正将读者反应批评引入了翻译领域,“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是其核心翻译观。在《翻译的科学探索》一文中,奈达对动态对等进行了解释,即:重视读者的反应,用自然流畅的语言使译文读起来一目了然,甚至可根据读者层次的不同而对同一文本给出不同译本,使译语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效果(奈达,1964)。在这一解释中,奈达第一次提出了“读者反应论”。奈达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一个交际过程,因而,翻译质量的衡量标准应该是译文读者阅读译文时的反应,以及阅读译文产生的反应与读原文产生的反应是否一致。

二、读者反应论与文化翻译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不同的民族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这些不同文化的交流传播需要语言的作用。为了文化的顺利传播,译介活动就变得尤为重要,并且在译介过程中,要注意表现异域文化的特色。文化的定义多达160多种,其中最为权威的是人类学家泰勒给出的定义: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复合体,同时掌握源语与的语文化是一名译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读者反应论的反对者认为,译介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传播文化,过于强调读者反应是将源语文化置于被动地位,会导致译文失去源语文化的特色,不利于源语文化的传播。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文本中的比喻与句法层面,强调文化之所以迷人便是在于其“异域特色”,而为了保留这一特色,应该直接将这些成分移植到目的语中,不仅有利于完整传播源语文化的“异域情调”,也有利于的语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因而他们认为,在文化翻译时应尽量采用异化的方法,保留源语特色,为的语注入新鲜血液;而归化是非常不利于源语文化的传播的。但是,如果更深层次地审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便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文化之所以为文化,其根本在于人,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才是构成文化特征的最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也是读者真正想了解,译者要努力传达的东西。其次,所谓的奇特的表达方式和句法结构只是不同语言层面上的表现,并不是构成文化特异性的根本所在。

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来说,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了解相对较少,如果完全采用异化译法不利于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而适当采用归化译法可以使读者较准确地把握原作者思想。由此可见,读者反应论强调的是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即译文的可接受性,因此,在翻译具有文化特色的内容时将归化与异化相结合,有利于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三、从读者反应论分析《边城》英译本

(一)词汇层面

1.称谓语英译

称谓语是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对于《边城》中的称谓语,戴乃迭和金介甫两位译者有着不同的译法。戴乃迭多是根据汉语拼音直接进行音译,如“傩送”译为“Nuosong”,“天保”译为“Tianbao”,熟悉汉语的读者都能够根据拼音分辨其中人物,并且理解此称谓语中含有的特殊含义;也有少量称谓语戴采用了意译,如“翠翠”译为“Emerald”,“emerald”意为“翠绿色”,这与沈从文描写翠翠名字的由来时给出的解释相对应;金介甫也是根据拼音进行音译的,但是在音译后他又对名字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如“傩送”译为“Nuosong(Sent by the Nuo Gods)”,“天保”译为“Tianbao(Heaven-Protected)”,“翠翠”译为“Cuicui,or ‘Jade Green’”,这样的翻译方式使得英语读者即使不了解拼音所表示的含义,也能通过金的解释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名字也包含了深刻的含义,金介甫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译法既传播了中国文化,也使得译文更明白易懂。

2.文化负载词英译

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用来表达某种文化当中所特有的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中国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词汇,这类词在英文中很难找到对应词。从读者反应论来看,尽管不同译者处理这类词的方法不同,但大致原则是一致的,即在保留源语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使得译文接近的语读者的习惯及思维方式。

《边城》作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其中也有文化负载词,如“吊脚楼”,这是中国苗族、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特有之物,是依山傍河而建的悬空的房屋。戴将“吊脚楼”译为“houses built on stilts overhanging the water”,该译文清晰明了地解释了“吊脚楼”的特色,即使是不了解吊脚楼为何物的读者在读了戴的译本后也能明白吊脚楼的特点:立在柱子上,悬于水上;而金则译为“dangling-foot houses”,并且未进行注解。金在此处采取了直译法,读者很难从金的译本理解究竟何为“dangling-foot houses”,此处金的版本略显欠缺。再如“烧酒”,烧酒又称“白酒”,是指通过蒸馏法制成的酒。戴将“烧酒”译为“rice wine”,这是符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时代特色的,中国历来是通过粮食发酵制酒;而金将其译为“clear liquor”,这更符合西方人的认知理解。

3.禁忌语英译

禁忌词是指会引起听者情感、心理不适因而在交际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的词汇,不同的文化也有各自不同的禁忌语。在翻译这类词汇时,戴和金也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戴多采用相对委婉的方式,如“”译为“these girls”,“”译为“girl”,“死”译为“his life has guttered out”。“”和“”在中文中是非常具有贬义色彩的词汇,也是人们不愿意提及的词汇,而通过原文上下文也可得知沈并不是意欲贬低,相反,在他的笔下,即使是“”、“”也是讲情份的、善良的女子,因而戴使用了中性词汇“girl”来代替,虽然如此,读者在阅读了上下文之后还是能够理解此处的“girl”代表的是何含义。死亡也是中国人的禁忌,此处戴用“生命的渐渐消逝”这一委婉说法,更易于读者接受。相反,金是采用相对直接的方式来翻译这些词汇的,如“”译为“prostitutes”,“”译为“whore”,“死”译为“die”,金意在直接传达原文想要传达的东西。

(二)句法层面

汉英两种语言的基本差异在于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所谓意和,是指“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和意义,注重以神统形”,所谓形合,是指“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短语 、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 注重以形显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句式选择会受到母语的影响。

如:“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然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Chatong stands wedged between the river and mountains, its walls in the rear coiling like a snake on the hillside. (戴乃迭)

Chadong was built between the river and the mountains. On the landside, the city wall crept along the mountain contours like a snake. (Kinkley)

戴将这句描写茶峒所处地势的话处理为一句话,用一个分句连接,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而金的版本稍有不同,他将这句话处理为两句独立的话,更贴近 中文意和的特点。

再如:“祖父上城买办过节的东西,戴了个粽粑叶“斗篷”,携带了一个篮子,一个装酒的大葫芦,肩头上挂了个褡裢,其中放了一吊六百制钱,就走了。”

In a palm-fiber cape the ferryman leaves for town with his shopping basket, his big gourd for wine and a pouch holding six hundred coins over his shoulder.(戴乃迭)

Grandpa was on his way to town to buy goods for the festival, with a coolie hat made of phrynium fiber on his head and a bag containing a string of six hundred old imperial copper coins slung across his shoulder. he carried a basket and a big gourd full of wine. (Kinkley)

戴用几个名词,简短连贯地描L了祖父上城买办携带的东西,句式更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而金抓住了原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如“粽粑叶‘斗篷’”、“一吊六百制钱”,都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并且将这个句子处理为两个句子,但是略显遗憾的是此处这一处理方式并不是很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并且金将“装酒的大葫芦”译为“a big gourd full of wine”显然是不妥的。根据上下文很明显可以看出祖父是上城买办,那他携带的酒葫芦必然是空的,为了买酒而带的,而金的这一译法会使读者误以为祖父携带的酒葫芦是装满了酒的。

(三)译者翻译策略简析

通过对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的比较分析,金译本和戴译本略有差异。戴和金均采用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不同的是戴更多的是采用异化法,针对一些英语母语读者较为难以理解的采用归化法;而金也是较多采用异化法,针对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金采用异化法翻译,归化法补充翻译的方式,在传播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与认知习惯。这两个译本对于英语国家读者来说都是上乘之选。

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归化与异化究竟何为上选尚无一种统一的说法,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都不是万能的,只有根据文本特色选择才是上选。奈达曾经说过:“要判断某个译作是否译的正确,必须以译文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翻译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一般读者能在何种程度上正确的理解译文。”这一点与读者反应论的观点是相一致的,只有立足于读者接受与理解能力的译文才是符合标准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边城》词汇与句法两个层面的比较分析发现,好的译作必须是以读者反应为依据的。从读者反应论分析,金译本与戴译本归化与异化兼而有之,既传递了中国文化特色,也考虑到英语国家读者的接受理解能力。读者反应论为评判译文“好”与“不好”提供了新的标准,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在考虑读者反应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源语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 Nida,Eugene and William D.Reyburn. Meaning Across Cultures[M].New York:Orbis Books,1981.

[3] 陈志杰.动态的读者反应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2).

[4] 范祥涛.奈达“读者反应论”的源流及其评级[J].外语教学,2006(6).

[5]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

[7]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8] 刘小玲.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与奈达“读者反应论”比较[J].语言与翻译,2006(2).

[9] 刘英凯.试论奈达读者反映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1997(02).

[10] 秦洪武.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J].外国语,1999(01).

[1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13] 王亚群.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看信息变异的必然性――分析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J].英语广场,2014(8).

[14] 谢思雄.读者翻译理论对西方谜语翻译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

[15] 赵勇,刘兰婷.读者反应与翻译质量评价:以李白《送友人英译本为例》[J].语言教育,2015(4).

上一篇:高中化学新课标教学探索 下一篇:“生成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