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打工仔

时间:2022-04-04 05:57:16

不安分的打工仔

凭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对现有工作倦怠的王斌毅然辞掉了湖北省京山县一药厂的“铁饭碗”。那年他26岁。

两年间,他卖过纯净水、倒过光碟,但是都没有成功。

1996年下半年,王斌结识了一位贵州农用车商。两人相谈甚欢,对方决定在京山投资30万元开家农用车公司,让王斌做商。然而,当地农民习惯使用另一品牌价格较低的农用车。王斌决定放手一搏,把农用车的价格下调700元。但是这一“大放血”并没有换来京山人的青睐,半年时间仅卖了五六台农用车。后来,他才发现,除了价格因素外,农用车型号单一、缺乏宣传,都影响了销售。

销售农用车失败后,王斌一直在反思。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不识水性难免呛水,不如先给别人打工增长见识。

2002年,王斌到一个歌剧院当营销员。他的工作是每天从公司拿500张门票赠券,在外派发拉客源,这一业绩直接与工资挂钩。一个月后,王斌只拿到600元工资。“我送出去的赠券,朋友都来捧场了,怎么我的工资最低?”稍一分析,他很快找到问题的症结:赠券上没有代号,公司无法区分顾客究竟是谁带来的。于是,他向老板建议:不如在赠券上,做A、B、C等不同的代号,根据收回的赠券统计业绩。这一提议,让老板印象深刻,第二天就被立马采纳。第二个月的业绩公布,王斌高居榜首,他立刻被提拔为营销经理。

当时,剧院在武汉才刚刚兴起,很少对外宣传。想起卖农用车时不重宣传的后果,王斌大胆在媒体上做起广告:“莫过来,否则你的每一个细胞,都会被抹杀。”噱头十足的广告词吸引了一大批好奇的市民。节目上映当晚,观众翻了3倍。

年后至5月,本是娱乐业的淡季,但在王斌的操作下,2003年3月,这个只能容纳600多名观众的歌剧院,毛利润达到了100万元。

当王斌升到执行总经理时,他又坐不住了。“以前创业不成功,是不熟悉行业。现在我完全可以开家自己的歌剧院。”

2004年11月,自感羽翼已丰的王斌,投资700万元开起了酒城。开业初期,酒城每晚座无虚席。红火的生意让他笑得合不拢嘴。然而好景不长,3个月后,生意慢慢开始走下坡路。

从创业和打工中获得丰富经验的王斌没有慌张,他冷静地分析原因,到处考察寻找出路。终于,在南京他找到一种适合酒城的营业模式。他迅速引进了这一模式,酒城的人气开始慢慢回升。

“酒城是自己投资的,不怕投资方突然抽资;从事的又是我熟悉的行业,操作起来很拿手。”走过弯路后,王斌感觉,前方已是康庄大道。

上一篇:再搏5年 第10期 下一篇:没有下半夜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