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分初中科学实验改进的探究

时间:2022-04-04 06:11:15

关于部分初中科学实验改进的探究

在实行新课程后,《科学》教材里增加了实验的数量,实验形式也从过去侧重模仿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转变为以探究性实验为主。这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知识的运用及自主探究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在新教材的实施中,有些实验的设置还不是很完善,学校的少部分仪器也没能及时配备,按照教材的材料和步骤按部就班的话,部分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等等问题,所以我校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科学实验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使科学实验更切合教学实践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改进实验,提高装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打破章节重组实验教学

准备12个广口瓶,在每个广口瓶底部铺上一层棉花(吸水纸或面巾纸也可以),每个瓶内的棉花上装上10个发育完整的、粒大饱满的、有生命活力的种子、贮存时间短且渡过了休眠期,大小差不多的豌豆种子,再准备一些冷开水,在B瓶中的棉花一定要很湿,因为种子萌发前要进行吸胀,这样营养物质便于输送,种皮易于氧气的进出。C瓶中的冷开水要装满,盖盖,这样就尽可能的减少水中的氧气。

经改进后的实验,除了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还增设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与光线有关”如把豌豆改成水稻,打破章节还可以探究,测种子的出芽率,观察根尖的结构,自己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内部结构。在改进实验的同时对教材的实验顺序也进行整合,达到省时省精力高效率的效果。由于这个实验装置的改进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实验的操作性、准确性,增强了实验教学效果,在教学应用方面有极大的推广价值,深得本校科学教师的青睐。

二、弥补实验室现有仪器缺陷

选用废灯泡里的玻璃心柱,把废灯泡外面的玻璃敲破,只留下玻璃灯柱,和完好的电灯串联,用酒精灯给玻璃心柱加热20秒钟左右,串联的灯泡的灯丝慢慢亮起来,越来越亮,最后正常发光。把酒精灯撤掉后串联的灯泡依然亮着,并且发现玻璃柱处于炽热状态,有力地说明了常温下玻璃(绝缘体)在高温下变成了导体,达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三、实验材料一时无法购到用别的同等效果的材料代替

在八年级下第二章第五节“光合作用”p57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实验用到银边天竺葵这种植物,在嵊州的市场上很难找到,用别的天竺葵实验现象很不明显,笔者通过对校园内植物进行大量地尝试,最后发现幸运草、罗汉豆、小青菜、凤仙花、草子等植物都可以代替,但是幸运草由于比较软,难以展开,小青菜难以完全脱色等等问题,最后发现草子这种植物克服了以上的缺点,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经暗处理一昼夜,一部分遮光,光照、脱色,洗涤,滴碘液后显示的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淀粉的结论。由于取代的实验材料的易找(本校花圃里很多),实验易于成功,我们单位的科学老师都很乐意做这个实验。

四、通过开发新实验,自主研制新教具

现成的实验装置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课本上还有许多内容没有现成的仪器配备,若不做,则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对学生讲清楚,且内容显得枯燥乏味。真所谓“千言万语道不清,不看实验难分明”。为此我们学校科学组实验老师合作开发一些新的实验,制作一些新的教具。

实验器材就是用废弃的钢管,一组是长度一样直径不一样,一组是直径一样长度不一样,通过敲击让学生感受音调的变化,说明音调的高低和物体的震动频率有关(也就是和物体的长短和大小有关),形象直观,让学生亲自感受,贴近生活,同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大小不同的碗或者水位不同的容器可以奏出美妙的乐章。在轻松快乐的感受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在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五节关于光的反射和直线传播中,我们自制了如图6的“潜望镜”,师生共同揭示潜水艇怎样观察水面的情况,在Z字形管内的转弯处平行各安放一面平面镜,在光亮处在下面的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的景象。通过这个自制的教具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潜水艇观察水面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觉得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可以想科学家一样做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在八年级下的第四章第二节“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的活动中,这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校开发了如图9,教具借用宏观的力的作用效果来直观地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有无铁芯的关系,通电后可直观地从指针的偏转格数的多少,感受磁性的强弱。这个自制教具的好处是化抽象为形象,化不可感知为可感知。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总之,对于教材没有的实验,实验室没有的教具,在我校全体科学老师的经验积累、努力下,利用简单、废弃或廉价的材料研发新的教具。

五、变演示为分组实验

在八年级下第四章电与磁第三节的“磁场对通电导线和线圈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来说这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老师讲得再多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的更有说服力,印象更深刻。

我们单位把这个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而实验器材就是自制教具,本教具借用宏观的可体现出来的运动来证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使得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

材料也是很容易找到的就是烟盒内的锡箔纸,如图10,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圆筒形导线将向某一方向运动,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流方向、磁极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可用左手定则进行验证: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即手心对N极,并拢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与四指垂直,那么大拇指的方向就是运动方向,也就是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方向)。改变磁极或电流的方向,导线的运动方向(即受力方向)也随着改变。

上一篇:分层教学在英语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