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入门指导

时间:2022-04-03 01:57:39

探讨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入门指导

摘 要:通过作文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能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听、所感、所想写下来是对小学中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但是很多小学三年级学生感到作文找不到门路与方法,因此教师应当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作文入门做好指导。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作文;入门;指导

一、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使学生能够从看到说,再从说到写

(一)对学生在看图写话方面加强指导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现有的看图写话的实际水平,在训练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大培训力度,指导学生能够非常全面、细致地看图。对图上缺乏的情节与内容,要指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够结合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应当遵循从看图到说图再到写图这样的顺序,在学生写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图中的内容做好选择,要有主次之分,详略得当,有条理,确保语句连贯通顺。

(二)对学生加强写片段的训练,做好指导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语的条件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片段训练要落实在平时与作文课当中,教师在片段的过渡训练方面要加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出示几个词语、短语或对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材料,如《我的家》《我的小伙伴》《一个大西瓜》等,对学生进行写真人真事训练,先说后写,同时要注意保持语句通顺,情节完整,语义连贯,使学生的作文能力逐步提高。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写书信、留言条、请假条等,使学生能够将身边的人与事写下来,利用看图写话等片段的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二、利用作文为纲,对学生进行写日记、周记指导

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方向性,教师要善于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指导学生将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认真地写下来,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对于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必定大有益处。

三、充分发挥文本资源的积极作用,逐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

崔峦是著名的小学语文专家,他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作文课与写作文次数是有限的,学生进行作文练习的机会是一定的,因此应当将学生的练笔扩展到阅读课上。应当将练笔的意识贯穿在阅读课中,并且有具体的策略,由读到写,读写结合。”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它的主要作用体现为积累、理解、运用。阅读中的“积累”一方面包括优美词句的积累,也包括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积累。阅读中的“理解”一方面包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包括对文章写法的掌握;阅读中的“运用”一方面能够对阅读效果检验,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应当高度重视阅读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利用阅读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习作训练。所以语文老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文阅读材料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写作方法,对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充分利用。尤其是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教师应当在阅读课上对相关的写作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总结或概括。以《翠鸟》这篇课文为例,第一自然段对翠鸟的颜色进行了介绍,在这里应当引导学生对作者描写的顺序进行注意,即先对头部进行描写,接下来写背部,再对腹部进行描写。在对翠鸟外形特点进行介绍的时候,要特别引导学生掌握翠鸟之所以能够非常敏捷地捉到鱼,与其身体小巧玲珑,眼睛灵活透亮,嘴又尖又长密切相关。“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爱贴着水面疾飞”,使学生通过这些动作与细节的刻画,加深对翠鸟的了解,掌握文章内容之间所具有的依托关系。再以学习《太阳》为例,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太阳和我们之间大约有1.5亿公里远”“1.5亿到底是什么概念?”教师通过一个十分浅显的事例进行类比:“到想到达太阳那里,假如采取步行的方式,日夜不停地走,大致需要走上三千五百年;如果采用坐飞机的形式,至少要飞上20多年”。采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展开说明,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理解。

四、在学生作文前做好指导

这是对学生开始动手以前的指导,也是关于三年级写作半命题或命题作文的一种训练,对学生为什么要写、写什么、如何写进行重点指导,从课内与课外两方面展开指导。

(一)进行课外指导

观察是课外指导的重点,作文内容主要写活动、景物、人物、场面等。教师应当大胆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使学生处于真实的情景中,先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观察方法,接着再对观察到的内容展开协作,先口头描述然后动笔,要注意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使学生达到边走、边看、边说的目标。

(二)进行课内指导

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是课内指导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能够确定写作中心,掌握如何选材组材,对构思精心安排,列出写作提纲,最后起草,努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良好习惯。例如《植树》《我的星期天》这样的作文题目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话说,学生写得都非常不错。

五、要指导学生学会对作文自改

学生作文草稿完成后,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作文自改做好指导,使学生能够对作文中存在的毛病做到发现与纠正,在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已经无须再改的情况下,让学生之间进行作文互改,这样有利于学生实现取长补短,充分调动学生在作文方面的积极性。

六、教师要对作文进行批阅与讲评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讲’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不用‘讲’,简而言之,即‘教’是为了实现不用‘教’。”改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改”是为了实现不用“改”。为了使这一过程尽快实现,点出错误,对文风拨正十分重要。批阅有很多方式,有总批、眉批、面批,也可以这些方式相结合。总批基本都带有明显的鼓励性与综合性,通常会将评语写在篇外,指明文章的优缺点与相关改进办法。眉批主要着眼于词句方面存在的不足,具有鲜明的点拨性、针对性、指导性的特点。面批的对象主要为差生,对作文中的问题指出,确定该如何写、具体写什么。也有板批这种方式,因为小学三年级作文属于初学阶段,篇幅基本很短,所以抄在黑板上,用红笔修改,非常直观。

在对作文进行讲评时,应当对“进步作文”“优秀作文”在全班朗读,或张贴班级作文角,或推荐发表,如此能够使学生的写作热情受到显著的鼓舞。

总体来说,小学三年级作文既是对低年级作文的一种延伸与继续,也是为高年级作文向更高层次提高打下的基础,在整个小学作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要想取得成效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把握正确方法,不断坚持终究,才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太忠.怎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作文教学[N].学知报,2011.

[2]黎玉蓉.如何做好作文教学[N].贵州民族报,2010.

[3]廖允姬.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N].学知报,20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东源镇东源小学)

上一篇: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下一篇:有关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