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改作文的尝试

时间:2022-04-03 11:56:11

轻松改作文的尝试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阶段目标中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评改方式,用多渠道批改、多功能批改的方式替代单一的老师评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互批互改之中,从而唤醒学生对写作文、改作文的兴趣,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一、明确要求,授之以法

第一方面,在写作前,应根据训练的重点,明确地提出此次作文的几项具体要求,用来指导学生写作以及作文评改。如:作文格式规范了吗,字迹端正美观了吗,标点使用正确了吗,是否把错别字和病句消灭了,文章的选材是否合适,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文章的层次清晰了吗,文章的中心明确了吗,语言通顺、准确了吗……每次作文只能提出几条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认真对待作文,并在作文修改和讲评时,对照评改。

第二方面,要教给学生“增、删、换、调”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的修改符号。教师应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明确告知学生修改的方向,是增还是删,是调还是换;在讲评时,应选取经典片段进行示范,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修改方法与符号。

训练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就要从这些基础抓起。这样,学生改作文时就有依据,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地修改。

二、突出重点,精心指导

教师在评改课前一定要先浏览学生作文,了解作文初稿情况,根据年段训练重点和学生习作存在的普遍问题确定修改重点,然后紧紧地围绕这一重点开展作文修改辅导。同时要选择优缺点极具代表性、针对性的习作来作为范本,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比如,本人执教四年级上册时,发现多数学生对话写不好,尤其是形式很单一,都是“你说”“我说”“他说”,因此,就把“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作为一项训练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范式,然后在指导课对这一重点进行精心的指导。当我浏览学生初稿后就选择了三篇例文用于作文评改。第一篇选择能做到“分段式对话”“提示语丰富”“三种格式的对话形式”这三大要求的优秀例文,让学生阅读后进行评价、欣赏;第二篇选择能做到其中两大要求的例文,让学生判断分析,加深对对话基本写法的认识;第三篇选择较差的例文来让学生阅读后发现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当堂口头修改。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学生对于“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在习作中逐步形成技能,更为关键的这样的评讲课有助于提高学生评判作文的能力与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多种形式,促进自改

提高学生作文自改能力,一方面当然要力促学生养成写好作文认真自读自改的习惯,可以在学生完成习作后,统一安排时间尝试自改。

另一方面,互动式评改也是一种好办法。可以是个人评、小组评、全班评,甚至师生合作评等形式交叉使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评改的积极性,进而形成自改的习惯与能力。

简单问题的修改,例如标点符号的用法、格式,错别字等,就可以用同桌互评的形式。学生通过互评,发现别人错误的同时,也会暗中提醒自己今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认真、有效地完成此项任务。对于中心立意、题材选择方面的评改适合用小组互评的形式。组内由一组长负责挑选本组同学的一篇作文,带领大家一块阅读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最后形成修改意见记录在作文稿上。再由作者本人当堂修改后,小组再次阅读,评价修改效果。也可以根据评改内容,安排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形成小组,以优等生为主,带动评改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同练习。

四、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不管是从评改内容的确定,还是评改方法的选择上,教师都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作文程度和评改能力上的不同来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从而提高评改的效果。

对于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选用小组互评的方法,让程度相当的几个人组成小组,确定分工后自主地按照评改要求进行评改,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即可。而对于作文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适当降低评改要求,同时应“手把手”地“教”,也就是用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这些小组中来进行指导,带领他们一步一步地完成作文评改。针对个别作文能力特别差的特殊生,还需运用教师“一对一”的面批法,与学生一起,逐句阅读,逐一修改。

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因为作文修改课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谁都知道,一篇作文包含的要素很多,如中心是否明确、构思是否合理、选材是否围绕中心、层次是否清晰、立意是否深刻,况且每个要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有目的地制定长期教学计划,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如从三年级开始,就可以培养孩子修改标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的能力;四年级可以培养孩子修改构思是否合理、中心是否明确;到了五、六年级难度要提高些,可以培养孩子们修改选材、层次方面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与习惯的养成需要打“持久战”,切忌忙时省去,闲时恶补。如我在教学上是这样安排的:结合每次练笔的不同,安排每周一节的作文评改课。对于单元组的训练重点,更要做足扎实训练评改的功夫,从而落实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另外,还应注意及时展示学生评改成果,教师应多激励学生,表扬做得好的方面;也可以把学生改动后的手稿编成册,留下成长痕迹;还可以给评改得好的学生加特殊的作文奖励分等。总之,运用多种方法以增强学生修改作文的信心,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新区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上一篇:“封闭式”工程资金管控 下一篇:我要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