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谚万语话健康――清晨叩齿三十多,到老牙齿不会脱

时间:2022-04-03 10:58:01

千谚万语话健康――清晨叩齿三十多,到老牙齿不会脱

叩齿可使牙齿坚固,预防牙病。因为牙齿的牙腔内有由血管等组织构成的牙髓,是牙的营养通道。牙所需要的营养在血液里,叩齿振动牙髓及牙床,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应,使牙齿更坚固。

牙齿的整齐完好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牙齿是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工具。食物进口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咀嚼,同时掺进各种消化酶,经食道进入胃。牙齿不好,就要影响整个消化系统,影响到各器官是否能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的供应。因此,牙齿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很重视对牙齿的保健。

什么是叩齿?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叩齿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叩齿数目多少不拘,可因人而异。叩齿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但必须持之以恒,从不间断,方可见成效。

“晨起叩齿三十六”,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前叩齿36下,同时将产生的口水咽下,从小坚持一直到老,可以使牙齿坚固,不生牙病,相传这还是达摩祖师传下来的方法。现代科学认为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了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

叩齿主要目的是健齿、固齿,属于保健性质。咀嚼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牙齿将食物研碎,属于生理功能。如果不正确使用牙齿和使用过大力量,就会造成牙齿损伤,如咬瓶盖、咬筷子等。叩齿与咀嚼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力量不同:叩齿是用轻微的力量,震动牙根周围的组织,有利于提高牙根抵抗疾病的能力。咀嚼力量可大可小,与咀嚼的食物种类、软硬度有关;

作用效果不同:叩齿效果是健齿、固齿,减少疾病发生,具有预防效果。咀嚼不具有叩齿效果,如果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可产生牙合创伤。

叩齿是行之有效的传统健齿法。有人强调叩击时按不同牙齿分别叩击,先叩击白齿(大牙),然后再叩击门牙、犬牙各数十次。其理由是,这些不同的牙齿不长在同一平面上,按不同层次的平面叩击,可使每个牙齿都能叩击上。这种讲法是有道理的。

虽然叩齿是养生之道,但有些情况不宜叩齿。有些医学家认为,叩齿法对已患牙病者可能不合适,主要是叩齿力大,恐有损伤牙齿。如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介绍了他亲自实践的护齿、健齿经验:“古有晨昏叩齿之说,虽亦可行,然而谷谷震动,终非尽善之道。余每因劳因酒,亦尝觉齿有浮突之意,则但轻轻咬实,务令渐咬渐齐,或日行一二次,或二三次,而根自固矣。又凡欲小解时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则肾气亦赖以摄,非但固精,亦能坚齿,故余年逾姑息,而齿无一损,亦大得此二方之力。”张氏提出的咬齿,可视为叩齿法的一个轻量级的改变方法,是用力刺激的程度不同而异。叩齿与咬齿,都属于牙齿的自我按摩运动。他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提出牙齿保健经验,值得重视。

上一篇:中华名人一壶酒――项羽大摆“鸿门宴”/酒之诗... 下一篇:常见病食疗――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