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校创新领导力

时间:2022-04-03 06:18:10

主题:学校创新领导力

致参会嘉宾的一封公开信

尊敬的各位领导、校长、专家:

当您离开宽敞的办公室或者舒适的家,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抵达南京,又被汽车拉到这个伫立在田野里的会场,此刻,我们邀请您在这个小小的村庄停留两天,听一听秋虫鸟鸣,浸一浸乡土气息;请您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心中的担子,在我们的讨论中让思想来一场旅游,为心灵做一次清洁。

这是一次从形式上呼唤回归的会议。

眼前这幢看似平常的徽派建筑,却体现了小康公司对地球环境保护的迫切愿望和身体力行的低碳实践:这里的房子安装两根落水管,既控制了污水排放,又合理利用了沼气,更为有益的是上千亩土地获得了有机肥料;这里的家具部分是自制,大部分是二手,节能灯全部自己制造,地板是出口退回的瑕疵品地板,墙体是泡沫混凝土,热水是集中太阳能;这里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没有星级宾馆的服务,没有豪华的会议设施,没有大鱼大肉的宴会;只有柴火烧的饭,农民吃的菜,有限的居住条件……

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举办这样一场“站在田野里”的会议?

组委会的理想是,站在田野里,这是教育人理当拥有的姿态。在这个会场,谈什么样的教育话题固然重要,但教育人以怎样的姿态谈这个话题,决定了它所触及的现实难题有解还是无解;走出这个会场,教育人以什么样的姿态行动与改变,决定了我们所谈的一切,有效还是无效。

站在田野里,这是教育人理当参与的一场实验。我们都从田野中来,却不知不觉走了太远,受困于都市的力量,沦陷于社会的洪流,忘记了那片曾经希望的土地。此时此刻,我们能否再一次回到最基本、最务实的问题上来?我们能否真正让教育变成精耕细作的“生态农业”?我们能否切实将理论如同种子撒入田野,接受土壤的检验?我们能否在冬寒将至的季节,依然对这片土地拥有期待,耐得住寂寞?我们能否尝试突破现代化误区,静思教育的本质,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把学校教育引导至更加美好的道路上来?

站在田野里,九百年前有一个岳麓书院,他们并没有贡献千古流传的经典;九十年前陶行知展开乡村教育实验,也并没有最终完成自己的理想。但这样一种不与现实妥协的姿态,依然使他们留下了厚厚的精神财富:教育是济世的,教育人却在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世界的干扰。

而今天,当教育目标陷入了一种物质主义、成功主义、工具主义;当学生在学校以钱、权、位彼此攀比;当全社会追求的目标都圈定在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花样翻新的吃喝、更舒适便利的生活;当工业文明导致地球生态急剧恶化,短短二百多年人类就遭遇不可逆转的环境困局……我们怎么办?学校教育又该怎样引导下一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深层次的改变?

不久后,就在我们会场的旁边,将建成一个教育人自己的村子——校长村。在这个人类历史从不曾出现过的村子里,我们将秉持这次会议每一位参会者所共同奠基的精神——站在田野里,发出教育人真实的声音。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面对教育的未来、全球的危机、时代的困境,教育人不拥有自己的思考,不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从一所学校乃至一个班级开始改变,我们这个社会一切面向未来的构想,无论它来自博鳌论坛,还是哥本哈根,都不免沦为空想。

也衷心地祝愿您在这两天会议里,身心安康,交流无碍,沟通有益!

当代教育家沙龙组委会

2012年10月

上一篇:刍议新课程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