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城乡小学生零食行为调查

时间:2022-04-03 01:09:22

齐齐哈尔市城乡小学生零食行为调查

【摘要】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城乡小学生零食行为的现状及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三至六年级724名小学生近1 a的零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小学生经常吃的零食种类、经常喝的饮料种类以及选择零食的依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长及学校的态度、明星效应等是小学生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农村小学生选择明星代言零食的比例高于城区小学生,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则低于城区小学生。结论 齐齐哈尔市小学生零食行为有城乡差异。干预零食行为的重点是农村小学生,关键在于家长,但学校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 饮食习惯;对比研究;知识;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151.4+1 R 1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6-055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膳食模式和饮食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吃零食的现象十分普遍[1]。零食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但是零食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不如正餐均衡、全面[2]。有研究表明,不同国家、地区儿童少年的营养知识水平、价值观以及对零食种类的选择、食用频率等都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了解齐齐哈尔市城乡小学生零食行为的现状与问题,为探讨零食行为的干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齐齐哈尔市三至六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6个班级小学生724名,其中城区三至六年级人数分别为143,154,146,164人,农村分别为30,26,31,3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小学生近1 a的零食行为。由调查员和班主任在班级统一发放“齐齐哈尔市小学生零食行为调查表”,调查员说明零食的定义、零食分类及填表要求后,由小学生当场填写,独立完成,即时收回。

1.2.2 零食的定义 参考国内外资料,将零食定义为“三餐之外时间食用的各种食物和/或饮料(不包括水)”。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零食种类

2.1.1 最喜欢的零食 前3种最喜欢的零食,城区小学生分别是饮料/冷饮(54.86%)、膨化食品(42.67%)、糖果(38.55%),农村小学生分别是膨化食品(40.17%)、糖果(37.61%)、饮料/冷饮(36.75%)。

2.1.2 经常吃的零食 前5种经常吃的零食,城区小学生分别是饮料/冷饮、奶及奶制品、膨化食品、糖果、水果蔬菜,农村小学生分别是糖果、水果蔬菜、方便面、膨化食品、饮料/冷饮;城乡小学生经常吃的零食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9,P

2.1.3 经常喝的饮料 以果汁最多,占50.00%;其次为果奶类(25.55%)。城乡小学生经常喝的饮料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7,P

2.2 零食的购买地点 城区以超市(63.59%)、食杂店(30.48%)为主,农村以零食摊(52.99%)、食杂店(34.19%)为主,城乡小学生购买零食的地点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49,P

2.3 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

2.3.1 家庭 有56.35%(408/724)的小学生其零食由家长(包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购买,由家长购买零食的小学生每天吃零食的比例低于自行购买零食者(χ2=5.43,P

2.3.2 学校 大多数学生(73.76%)在学校吃过零食;学校对零食的态度与学生是否在学校吃零食有关(χ2=27.78,P

2.3.3 其他因素 在选择零食的依据上,城乡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6,P

2.4 营养知识 农村小学生回答的正确率为24.79%(29/117),低于城区小学生(48.93%,297/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99,P

3 讨论

与国内一些调查相似,吃零食亦是齐齐哈尔市城乡三至六年级小学生普遍的饮食行为,但其零食营养质量不高,经常吃的零食与国内的报道有所不同[1,3-5]。城区小学生经常吃的前5种零食以饮料/冷饮、奶及奶制品排在前,奶及奶制品的比重较高,提示城区小学生的零食结构发生了良性变化;水果蔬菜排在第5位,可能与齐齐哈尔市地处高寒地区,水果偏少、价格偏高,以及经济条件、饮食习惯等有一定关系。农村小学生常吃的零食排在首位的是糖果,水果蔬菜位居第2位,提示农村自产的某些蔬菜(西红柿、黄瓜、萝卜等)可作为水果的补充,而奶及奶制品未进入前5位。

农村小学生购买的零食多数来自零食摊,选择零食时偏重于口味、较少考虑营养,选择明星代言零食的比例高于城区,营养知识的正确率低于城区。农村小学生是零食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最喜欢喝的软饮料是果汁[6]。本次调查城乡小学生经常喝的饮料仍以果汁最多,果奶类次之。值得注意的是城区小学生经常喝碳酸类、茶/咖啡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常喝白开水的比例则显著低于农村,亦低于马冠生等[4]1999年在4城市调查的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的零食多来自家庭现有的食物,吃或有时吃“父母认为有营养的食物”的小学生占79.28%,每天吃零食的比例也可因家长干涉或家长购买零食而降低,家长对零食的认同会影响儿童的饮食行为[7]。因此,加强家长的健康教育是改善小学生零食行为的关键。

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吃早餐或早餐食物品种单一、营养质量较差[5],而小学生的胃容量小、活动量大,单位体重的热能消耗量大,适当的零食可以作为能量消耗的补充。完全不让儿童少年吃零食不切合实际[8],严格禁止在学校吃零食既不可行、也不可取。学校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应该对学生进行零食的营养教育,让他们学会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减少和改变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9-10],可以提供新鲜、易消化、有益于健康的零食便于学生选用,以减轻家长的负担或避免学生从周边零食摊购买质量低劣的零食。

4 参考文献

[1] 刘婧,曾果,代旋,等.成都市学龄儿童零食行为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893-894.

[2] 马冠生.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1.零食.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25(1):32-34.

[3] 黄中华.2 457名城镇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现况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454-455.

[4] 马冠生,胡小琪,吴瑾,等.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的现状调查.营养学报,2001,23(2):177-180.

[5] 杜琳,林月桢,任亚琦,等.广州市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现况调查.中国校医,2000,14(5):325-326.

[6] 马文军,马冠生.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4、饮料.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27(4):218-221.

[7] 邹延峰,张亮,唐根富,等.合肥市部分儿童零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 27(4):314-315.

[8] 孙文杰,高永清.合肥市部分幼儿零食行为现状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16-217.

[9] 苏宜香,王玲,陈超刚,等. 营养教育对广州市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47-648.

[10]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7-10.

(收稿日期:2009-01-12;修回日期:2009-02-27)

上一篇:南宁市部分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下一篇:上海浦东新区部分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