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时间:2022-07-30 05:58:54

关于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摘 要:齐齐哈尔市拥有巨大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基地建设问题,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整体实力不足,质量追溯体系尚不十分健全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十三五”时期内,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进一步地夯实产业基础,推进基地原料的标准化生产;深化利益链接的新模式;加快建立网络营销渠道;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质量追溯体系,有效地解决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能够带动齐齐哈尔市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使之形成实现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08 ― 03

一、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概况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的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近年来,齐齐哈尔市的绿色食品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绿色食品的开发和推广,进一步提升了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的知名度,使齐齐哈尔市享有“绿色食品之都”的称号。

历年成功举办的绿色食品博览会更进一步地推动了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和推广,促进了产品的升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申办绿色食品认证的数量也不断地增多,同时,更多引进外来企业入驻齐齐哈尔市,加强与齐齐哈尔市在绿色食品方面的贸易合作,增强了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延伸,使生产、加工、销售体系更加健全。

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齐齐哈尔市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的面积达到1442.5万亩(有机食品2.65万亩),已经占齐齐哈尔市耕地面积的42.3%;绿色(有机)食品标志认证总量达到352个(有机标志78个);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量达到1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

齐齐哈尔市85家企业年加工绿色(有机)食品1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产品远销到广东、浙江、福建、安徽、内蒙古、上海、北京、天津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日本、沙特、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产品十分畅销,深受国内外商家、消费者的青睐。

2011年至今,齐齐哈尔市按照“扩基地增总量、强加工、壮龙头、打品牌拓市场”的总体原则,重点围绕米、豆、稻、薯、杂、酒、水、乳、肉九大主导产业,举齐齐哈尔市之力来共同推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2015年来,市委、市政府遵循现代农业总体的发展方向,加快推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重点打造高标准绿色食品安全产业链,形成“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产业”的发展框架,有效地完善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体系,使之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

二、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齐齐哈尔市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的长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一)基地建设问题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在当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从组织方式、运作流程到最终的具体实施等方面的建设并不十分健全,存在着产业链条出现断点、断线的问题,尤其在绿色食品的技术标准、生产操作以及全程控制体系上表现的十分明显。

各县(区)基地的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县(区)的经济实力存在着差别,生产基地的发展规模在组织结构上,运营管理的方法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发展失衡问题。企业与基地的利益衔接不紧密。同时,部分基地的建设极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冲击,以及市场环境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基地的原料供给能力,无法促进农民的就业与增收。

政策扶持的程度不高。齐齐哈尔市并没有设立有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只是以其他的形式进行扶持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因而存在着随意性大且连续性不强的现状,其后续资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扶持的比例对于各县(区)来讲并不十分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打击了部分县(区)发展与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积极性。

(二)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整体实力不足

缺少合理地布局与规划。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尤其是县(区)内的部分加工企业没有针对市场行情与消费主体做综合的科学化的市场调研,缺少合理地布局与规划,致使部分加工企业缺少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盲目地进行扩张与投入的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人工、技术的成本相对偏重。

龙头企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且农业产业化新上大项目的能力薄弱,无法从更深层次有效地解决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当前精深加工的能力,提高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整体实力,拓展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使之从根本上破解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链条存在着短的弊端。

(三)质量追溯体系尚不十分健全

齐齐哈尔市大多数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在整体的检测与监控下并未形成完全的闭合溯源链条,无法全面地实现从“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且齐齐哈尔市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尚未完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致使绿色食品在质量追溯体系上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导致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以及产品的存储、追踪、查询等全过程并没有形成追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绿色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在整体流程上存在着信息查询透明度与可信度不高的现状。

三、关于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以基地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思路

齐齐哈尔市作为全国的农业大市,应当立足于R齐哈尔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坚持以基地建设为核心,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定位,确保基地原料的供给能力,提高基地运行的整体质量

1.推进基地原料的标准化生产

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建议在基地原料的种养上应当严格规范操作技术,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的建设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实行对大豆、马铃薯、水稻、杂粮等农作物严格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种养。同时,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品种的选良与种植,全面执行农药、肥料的使用标准,提高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到位率,使其严格规范技术操作流程。

在投入品的管理范畴上,建议齐齐哈尔市应当严格细化公开投入品的清单,鼓励种粮农户、合作社、基地尽可能地使用自家的肥料,以及有机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使之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地肥力,从源头上做到减肥、减药、减除草剂,提高有机肥、生物药的增施力度(做到“三减两增”),进一步的提高了绿色(有机)食品原料的安全性。

在相关投入品投放的管理制度上,建议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及其他的相关机构结合地域内部的实践基础,制定相关投入品投放的管理制度,组织专门力量在备春耕期间深入到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抽样检验、定期检验等,通过检验土壤的土质情况,来查看是否进行限肥控药,从源头上进行查找问题,并及时纠正。

2.继续深化利益链接的新模式

通^大力实施“企业自办合作社新型拉动方式”、“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化的经营模式,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这三者之间能够达成战略联盟,有效地实现利益对接,形成彼此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使之更好地提高基地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的发展程度。同时,在价格的引导上,建议齐齐哈尔市能够引导绿色食品企业以高于市场10%―15%的价格对基地的原料进行收购,充分调动基地原料生产者的积极性,使之生产基地原料能够充分地保证优质优价,从根本上提升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使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能够呈现出良好地发展态势。

3.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技术合作

建议齐齐哈尔市应当大力支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与各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技术合作,通过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提升基地原料的质量优势,以及加工企业技术的提高,并鼓励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技术中心,通过内部研发动力,增强创新机制,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脉络,更好地提升企业内部自主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提高。

(二)拓宽市场营销渠道

1.加快建立网络营销渠道

应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行“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支持经营主体对电商平台的合作与对接,深入推进农业互联网的应用,努力地开辟高端市场,为把齐齐哈尔市的绿色食品产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而不懈地努力,争取在新的大环境下,强化互联网与绿色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时,鼓励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旗舰店、连锁店等分店形式,减少中间环节的销售过程,实现“以销定产”的营销方式,充分有效地提高市场的占有份额,

2.打造绿色食品优势的品牌效应

发挥齐齐哈尔市“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大品牌优势,实施以品牌战略为发展契机,加快培育齐齐哈尔市特色的优势的大品牌,实现品牌效应带来的发展动力。建议齐齐哈尔市在提升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同时,转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和营销理念,将品牌战略同绿色食品产业的生产与营销进行深度地融合,增强品牌的包装与推介,强化品牌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绿博会平台,继续做好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博览会。通过开展绿色食品博览会,加快推广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建议齐齐哈尔市应当继续贯彻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路线,充分利用绿博会的平台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多元贸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加绿色食品战略合作的签约率。

(三)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质量追溯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质量追溯体系是打造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不仅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是充分反映一个城市是否有能力监管绿色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内容。应当全面建立健全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土地到餐桌”质量追溯的全过程。建议齐齐哈尔市应当充分利用标准化检测中心等检测平台,加强对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基地原料的质量检测。同时,组建齐齐哈尔市农业物联网公司,利用基地二维码识别跟踪技术,实行全过程的追溯监控,使绿色食品能够处在从生产、加工、至销售等一条龙全程质量追溯的监控模式下,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形成完整闭合的溯源链条,强化精准的数据信息,增强数据信息的透明度。

(四)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1.提高市场的监管效率

建议齐齐哈尔市应当强化绿色食品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绿色食品进行实时有效地监管,充分保障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行业能够健康有效地发展,从根本上提升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动力。

在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面,进一步地提高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强对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做出准确的风险评估,使之能够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并做出进一步地指导与服务,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检测的能力。

在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方面,加强绿色食品行业人力、物力等资源的直接配备,使齐齐哈尔市有能力能够解决当前绿色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问题,有效地加强对在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绿色食品进行定期或随时的抽样检测,全面提升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在监管方面的监管力度上。

2.建立健全大数据平台管理体系

建议齐齐哈尔市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针对绿色食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过程中全面实现精准的信息数据,使其能够实时反映当前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隐患问题,准确地把握绿色食品质量的安全,强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治理工作的能力,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监管体系。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数据信息进行加以归类和储存,并通过统计方法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使之进一步地加强对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解决当前滞后性的问题,使解决措施及时跟上事件发展的力度,从而更好地实现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的信息链接,有效地为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治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提升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强劲动力。

结语

“十三五”时期是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齐齐哈尔市应该在遵循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科学地规划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布局,从整体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强化绿色食品基地的为建设核心,做强龙头企业,扶持中小型企业,有效地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程度。要在现有的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强化生产经营组织的能力,提高创新品牌的意识,强化市场监管的力度,使齐齐哈尔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实现质的飞跃,把齐齐哈尔市“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品牌推向国内外。

〔参 考 文 献〕

〔1〕王运浩.推进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02).

〔2〕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开发“十三五”规划〔Z〕,2015.

〔3〕绿办.我国绿色食品2016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N〕.中国食品报,2016-02-22.

〔4〕谭蕊.关于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J〕.理论观察,2016,(03).

〔5〕侯庆海.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SWOT分析〔J〕.理论观察,2016,(03).

上一篇: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与探究 下一篇: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