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你的角色定位浅谈如何培养协作能力

时间:2022-04-03 12:47:35

把握你的角色定位浅谈如何培养协作能力

在当今高校对人才的要求和培养上,学生的合作精神都是受到极大关注的。现代社会也将合作精神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么,该怎样培养合作精神、协作能力呢?培养协作能力,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同学们从小就接受“爱集体”的教育,为何到了高中却发现集体精神不够,协作能力缺乏呢?一个原因是在强调集体时,个体的责任被忽视,而由于不清楚个体责任,集体也变得虚无。

记得在几年前,有几个“国人”骑上华尔街著名的公牛拍照,被国内某电视台主持人发现,将照片发到博客,并配以担忧国人素质的言论,这引发关于国人陋习的反思。随后有评论转引“其他国家游客也骑牛”的新发现,便又觉得“骑牛事件并没那么严重”,还有评论认为,“别人做得,我们为何做不得?”

对于这样的反思与争议,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在我的有限记忆中,我们经常会把个人的行为立刻上升到集体、国家。比如,某人犯了错误,我们会查找他的身份,如果他是大学生,马上就说大学生如何如何,如果他出自名牌大学,那更有了谈资;如果他来自某个“意料”之中的地区,马上就说此地的人素质一贯很低,要求反思该地区的文化与文明建设。身边就有好多条消息反映这种共同认识:某名牌大学博士生盗窃――该博士已毕业多年,可新闻还是要加上“名牌大学”,似乎该校要负责该博士的一生;某学校组织公派留学生座谈会,言谈之中领导要求留学生意识到,出国的一言一行将代表祖国形象,不要把国内的不文明行为带到国外,而留学生则表示,自己身后是祖国,要为国争光,不为国丢脸。

这种共同认识,其实并非只体现在负面事件,一些积极的“正面”事件亦如此。比如,某运动员在国际赛场取得了荣誉,大家兴奋得大嚷他太爱国了,太为国争气了;再比如,某艺术家在台上演出,所有中国观众激动于他说我是代表国家、民族、甚至代表人种在演出……

你代表谁?很简单,你首先代表你自己!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是集体要求你这么做(代表集体)、影响你这么做(集体从众行为),而是做人的准则要求你这么做。离开这样的意识,就无法弄清楚自己与集体的关系。也许有“崇高”的集体观念,但只能生活在虚无的集体观念中,貌似很有责任感,却没有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意识。

现在媒体上有很多“90后”新闻:某天某人看见一名“90后”穿吊带衫进校园,就说“90后”好开放;另一天看到一个“90后”穿得很朴实,又说“90后”很简朴;再一天看到一个“90后”帮爸妈背东西,就夸“90后”孝顺;隔天又看到一个“90后”,爸妈拎着重东西,可他手上什么也没拿,连书包也由爸爸背着,于是就说“90后”真不孝、真娇生惯养……把一个人的行为上升到群体行为,就必然是这样的矛盾、混乱。

同学们要懂得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集体是个体的组合,而个体更重要。如果每一个个体都有责任感,懂得自己的责任,懂得基本的规则与规范,那么个体实际上就是在为集体做出贡献,反过来,这样的集体也会为个体更好地履行责任、创造价值提供条件。

领导与群众的关系

任何一个集体里都有领导和群众,就是一个班级里也有班长、副班长、各委员,以及“普通百姓”――虽然班长、副班长不是什么“官”。有一些人认为,凡是领导,其能力就比普通群众高,得到的评价就该更高。但其实,所谓领导和群众不过是集体中的职能分工而已,都是为了保障该集体的良好运行。

比如,有高校的自主选拔采取无领导小组面试,把5~10个同学分成一组,让他们共同完成某任务。在该小组中,谁当组长,谁负责技术,谁负责通信联络,由小组同学自己分配,分配的原则就是谁胜任该工作,以及最终该组能以最快时间完成规定任务。有的同学就争着做领导,这种主动性是好的,但如果以为当领导就能获得更大的表现空间、更多的评分,则是误解了这种考核的目的。领导不好当,因为你是领导,自然就按领导的岗位来考核你,没有很好地完成岗位职责,得分就不会高。反过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群众”,则会按“普通群众”的职能要求来评价你,如果出色地完成岗位任务,就可获得很好的评价。

所以,在一个群体里,每个个体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只有自己的个性、能力与角色的要求相匹配,才能扮演好“角色”。而如果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个体都得到施展才能的舞台,那么集体的运转也将十分高效。

把握角色定位与角色评价的关系

每个高中生都要有自己明确的角色定位。高中生在社会上有多重角色:在学校是老师面前的学生,在班级是同学的同学、朋友,在家庭是父母的孩子,在社会是未成年人。每个角色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就要热爱学习、尊重老师;同学,就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孩子,就要孝敬长辈、分担家庭责任;未成年人,就要按照法律规定不做未成年不能做的事,比如不出入经营性网吧、舞厅,不抽烟、不喝酒。

扮演好每个角色并不容易,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角色定位和评价会出现偏差。比如,什么是“好学生”、“好朋友”、“好孩子”,有时同学们并不清楚,从而陷入困惑。关于什么是“好学生”,有老师认为,听话的、成绩好的是好学生,不听话的、调皮捣蛋的、成绩稍差的就不是好学生,有学校甚至根据这样的标准分差班和慢班,这就是对“好学生”的评价标准出现偏差所导致的问题。用听话的标准要求每个学生,他们就会逐渐失去个性;用分数的标准评价每个学生,那些分数不高但却有特长的学生就会被边缘化。

关于什么是“好朋友”,有同学认为,出了错,帮忙掩盖的是“好朋友”;自己惹事,不管对错,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是“好朋友”;帮忙做作业或把作业本拿给自己抄的是“好朋友”;考试时“帮忙”的是“好朋友”……这样的“好朋友”,其实是“坏朋友”。有的同学就是哥们儿义气,为同学两肋插刀,考试帮忙作弊,违反校规受惩处;有同学甚至因此违法犯罪。

关于什么是“好孩子”,有的父母也像老师一样,认为好孩子就是听父母的话,一心学习的孩子。在父母的这种要求下,有些孩子表面上努力做个“好孩子”,可内心却有很大的压力,甚至苦闷,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还有的孩子,则由于“不听”父母的话,也不一心学习,总被父母责骂,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

所以,高中生能否真正扮演好角色,还与周围环境对角色的正确评价有关。但是,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高中生自己应努力坚持做一个好学生、好同学、好孩子、好社会人的标准,积极向上,遵纪守法,充满阳光。

上一篇:别笑,我将是金领中的金领 下一篇:致青春:我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