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时间:2022-04-30 10:36:16

把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摘要:本文根据辽宁省林权改革的情况和特点,归纳总结了目前我省林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我省林权改革必须要加大纠纷调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或制定林业金融和保险、生态效益补偿等制度。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tenure reform in Liaoning Province, this paper summarized problems in current forest tenure reform and put forward systems of steping up efforts to mediate disputes, further improving of developing forestry finance and insurance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compensation.

关键词:林业;集体林权;制度

Key words: forestry;collective forest rights;the system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11-01

0引言

辽宁省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省辖14个市,4200万人口,1900万乡村人口,城市化率58.7%。全省44个县(市)中有24个山区县(市),占54%,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10425万亩,森林覆盖率35.13%。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辽宁省是中国北方以集体林为主的省份,集体林面积9000万亩,占全省林地面积的86.5%。集体林在全省林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

1.1 林改的进展情况辽宁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5年3月开始启动试点,截至2009年12月底,全省集体林权改革确权到户率达99%,有8765个村完成了改革,共完成确权到户面积7868万亩,签订合同382万份;林权纠纷调处率达到97%,调处纠纷13911起,调出纠纷面积124.9万亩;全省有389万农户、1379万农民参加了林改,据全省850多份的问卷调查和200多个村的验收结果,群众满意率都在98%以上。主体改革实现了平稳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开展了配套改革的试点。

1.2 林权改革的主要特点

1.2.1 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林除特殊保护地区外,都纳入改革范围。对商品林采取相对放宽经营政策,鼓励对林地适度开发,合理利用,自愿流转。对公益林坚持公益性质不变,经营方式不变,实行"确权到户,补偿到户,双重管护,生态优先,适度利用,科学经营,有序管理"的办法。

1.2.2 实行分区突破东部多林地区,农民对林业的依赖程度较高,改革的模式以家庭承包为主,基本是均山均林,解决山区农民的生产致富资料;中部平原农田防护林区,农民对林业的依赖程度不高,改革的目的是调动承包者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质量和防护效益,改革模式以竞价转让的其它承包形式为主;西部三北防护林区,林业建设以沙化和荒漠化治理为重点,在生态优先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林产业。该地区的改革模式为"一包、二送、三补贴、四均股"等形式。

1.2.3 主体改革配套改革同时开展我省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组织林农成立专业协会。二是积极引导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三是加强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四是开展了以林抵押贷款试点。五是鼓励支持林地经济发展。六是编制村级森林经营方案。

2林权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集体林权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解决难度较大本次林改前,一些地方村干部将集体林进行不规范(暗箱)流转,造成集体资产严重流失,群众意见较大,由于相应的法律不明确,解决的难度较大。随着群众关心林业、参与林改意识不断提高,在有的地方出现了越级上访案件,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

2.2 林业资金不足,各种融投资、保险制度不健全林改后,大片山林分到林农手中,由于比较分散,不便于管理,林农又没有有效的资金投入林业,资金不足、各种贷款保险制度不健全成为制约林业经营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各种融投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贷款尚未涉及林业领域;二是林权证抵押贷款限制性条件多,手续繁杂,还款周期短,抵押范围窄。三是林业保险制度尚未形成,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严重病虫害,林农将蒙受巨大损失。

2.3 公益林补偿标准低,保护管理工作受挑战我省公益林比重较大,林权改革后,90%的集体公益林被分到林农个人手中,如何既让林农从经营公益林中得到经济效益,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公益林保护管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林农经营公益林的积极性,也关系到林农对公益林的管护质量。

3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领导,进一步加大林权纠纷调处的力度针对各地在改革中暴露出的历史遗留林权纠纷,要制定有效措施,加强培训,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解决林权纠纷工作机制,各级林业部门都要成立解决林权纠纷工作组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林权管理、纪检监察、林改部门共同参与,对林权争议问题,要认真对待,实行属地化管理。

3.2 应尽快建立林业金融、保险支持制度建立完善的金融、保险支持制度,帮助林农解决林业发展资金,激发林业经营活力,是巩固林权主体改革成果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让各种商业贷款涉足于林业领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和方法,规范简化贷款程序,减少贷款收费项目,降低贷款利率和收费标准,延长还贷周期(至少应在7-10年),放宽抵押条件,符合条件的天然林以及公益林也应纳入抵押范围,同时实行农民贷款财政贴息办法,以减轻农民贷款压力;其次应尽快出台林业保险政策,减少防火、有害生物防治以及经营等方面的风险,实现政府支持、社会保险、农民投入一体化的林业融投资环境。

3.3 应大力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目前国家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本质上还是一种管护补质的资金,真正意义上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应包括管护成本、机会成本、可持续经营成本和对环境的贡献,要维持现阶段可持续经营,据测算其补偿标准至少应提高到每年每亩25元,可用其中5元进行集中管护,20元补偿林权所有者,才能初步实现产权主体的生态补偿,并应修订相应的管理办法,补偿资金直补到户,以巩固和保护集体公益林产权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江机生等.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

[2]王文权等.辽宁省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资料汇编.沈阳:辽宁省林业厅,2007:3.

上一篇:对高职机电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的构想 下一篇:西部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