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环境下学生工作初探

时间:2022-04-02 06:47:19

大学城环境下学生工作初探

摘 要:大学城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高等教育新现象,这一新形势,对学生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大学城环境下的学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据此尝试性地对学生工作提出了几点方法。

关键词:大学城;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73-01

大学城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产物,我国大学城的兴起不仅使得一些学校在办学规模上跳跃式发展,而且也大大的改善了一些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大学城校区的学生工作也受大学城地理位置、发展状况、人文环境等影响,面临新形势与挑战:

一、大学城相对闭塞,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心理教育难度提高。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使得大学城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滞后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面临挑战。

二、师生交流减少,要求辅导员提高专业知识储备和工作技巧。由于扩招导致许多高校实行教室流动、合班(大班)上课,加之大学城教师宿舍等硬件设施没有跟上,专业教师下课就匆匆离校,大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少。长期住校的辅导员就承担了一定的专业沟通责任。

三、大学文化难为,学生工作者任重道远。大学城新校区文化底蕴不足,各校老校区在历史中积累、沉淀下来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搬迁过程中出现了流失,原有的文化活动、学校历史没有完整的传承,崭新的校园环境和生活方式缺乏历史的延续性,缺乏文化内涵,容易减弱学生对大学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大学城新校区与老校区管理复杂化。进入大学城的高校,很多采取了新老校区分区管理的方式。这给学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性带来困扰,学校学生无法更好的统一管理和相互融入,缺乏集体感。分住两个校区的学生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所受的待遇并不能达到公平。

以上种种,皆为大学城模式给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在这一环境之下,笔者尝试着对大学城学生工作进行探索:

一、大学城学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对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学生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性,这不仅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等提高专业性,更要求增强对学生所学专业学术知识的掌握,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此外,学生工作者与学生同住大学城,也体会到地理位置带来的不便,学生工作者更需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身示范”,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二、利用大学城幽静的学习环境,加大学风校风建设;考虑大学城闭塞问题,创新工作方法,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学生工作者更需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浓厚学习和创新氛围的优良学风校风,在“大师”难出现的大学城,学生工作者一方面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增强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改变以往学生与专业课教师单一的交流方式,通过书信、网络、创办学术活动等多种方式与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建立专业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平台,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学术讨论的风气。

三、校园文化是一种适合高校特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文化活动之中,不仅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而且使人置身其中受到启迪和教育”[2]。因此,大学城学生工作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大学城中的各个角落,发挥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 多开展宿舍、社区文化活动,包括改善学生社区、宿舍、娱乐文化场所等的学习氛围、文化格调等,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促成知识、能力、人格的提升。如加强学生看电影的管理,学校好书推荐的管理等,这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隐性张力。多组织文化活动,通过校史展、学校成果展、学校文化展等形式增强大学城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荣誉感;恢复开展学校的特色保留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继承感和归属感。努力培育校园文化品牌,为学生构筑起既有思想性、又有学术性、还能够体现自主参与的思想交流平台。

四、新老校区学生的管理制度即使有所不同,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应是相同的。尽可能地制定统一的学生管理规定,统一两个校区学生的管理,这种统一性可渗透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如早操、早自习的统一规定;学生活动的统一等。同时,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工作者应创造新老校区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机会,注意新老校区学生的情感维系,才能做到一所大学的整体性。

五、充分利用学校信息传播媒介,如电视台、电台、广播站、校办刊物等校园媒体,营造大学城良好氛围。特别是营造校园健康的网络文化,鼓励学生使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系统、多媒体素材库、数字图书馆、教务办公系统、信息系统、校园文化载体系统、校园安全保障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校园后勤一卡通系统。充分占领并利用校园BBS、QQ等平台,了解学生的动态,在推进规范化校园实体建设的同时,营造健康互补的虚拟校园文化建设。

六、充分发掘大学城的优势,增强与大学城各高校的合作,达到师资、课程、学术讲座等教学资源共享,做到优势互补,并逐渐达成文化的共享与整合;图书馆、机房、食堂等部分硬件资源共享,增加学生学习生活的便利;各高校加大学生活动、社会活动的合作,多举行跨校活动,便于不同学校学生相互学习鼓励,也促进各高校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针对学生兼职、实践机会减少,加强和改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和实践渠道,同时开拓学生外出社会实践的机会。打破大学城划地为牢的传统,与企事业单位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安全的兼职实践机会;并与大学城周围社区合作,使学生兼职能就近解决,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面临大学城新形势,学生工作者更应该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创新性开展工作,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使迈进大学城的大学成为教育人、培养人的圣地。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与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析高职学校发展规划中的文化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