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过程成为传递爱的方式

时间:2022-04-02 01:32:59

让教育过程成为传递爱的方式

摘要:学生到学校学习,目的是在长大的同时,获得生存的技能和幸福生活的能力。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心目中对于教育对象认识的定位无疑会影响教育心态和教育模式。教师如果不能了解自己的学生,洞悉他们的需求,那么实施的教育将是无的放矢。

关键词:教师成长;幼师学生心理;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16-02

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已从教三十年,期间还做了几届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技能逐步提高的同时,自身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是不断提升的,进而深刻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到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学习,目的是在长大的同时,获得生存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是要靠学生的主动性完成的;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心态和实施的教育模式无疑会受制于心目中对于教育对象认识的定位,如果不能了解自己的学生,洞悉他们的需求,那么实施的教育将是无的放矢。

一、有爱的教师才能在工作中真正成长

作为教师,教育教学是常规工作,是职业任务。当怀着不同的心态去做这些事情,做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当年初入教育行业,我对教育的理解是,面对学生时不能说错话,在讲台上只要说正确的话、没有人指出我有错即可。那时醉心于一种表演式的教育姿态,讲台上的我侃侃而谈,座位上的学生是在听我上课,还是在看一个说话的人,我没有考虑;我诠释着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按照进度进行教学,来不及留心学生的反应,更不会对学生的困惑有所感受,在我看来,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一切学生都是能听得懂的,布置的一切作业学生也都是应该做的对的,但学生的反应并不如我的预想,于是我归因于物理课原本就是学生不大容易喜欢的课程,那我自然也就成了学生不大愿意看到的老师。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疑惑自己工作的意义,因为感到自己似乎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机器,我把教学对象似乎也当作了接受知识的机器,那么做教师的意义是如此吗?显然不是,我开始探寻。不久我担任了班主任,在当班主任的那些日子里,我和学生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闲谈之间,问及学生喜欢的课程,竟然发现有些学生是很喜欢物理课的。我感到惊异,原来我将学生不大喜欢我归因于物理课难学是不全面的,并且开始思索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了。为了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在思想上得到专家的启迪,2000年暑假至2003年初,我自费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在2004年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这些学习的经历,促使我从心理层面考虑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始思考学生的个性特质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这种思考方法很快让我受益。近年来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教育的过程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相互滋养,只有将每个学生都按照独特的生命解读,内心才能真正柔和起来,用心去感知学生,才可能用心教学生,学生才能心领神会。在课堂上,我尽量使自己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存在,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上课不再只是一个传递书本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传递情感,分享人生经历的过程。曾经有学生对我说过,“夏老师,作为学生,虽然不一定物理成绩很好,但在你的课堂上,我们同学感到各自都有收获。”

二、幼儿师范学校应该成为使幼师生成功转型为幼儿教师的场所

近几年报考幼师的学生,有部分是自愿选择上幼师的,但相当数量的学生是因为没有机会上高中,或者惧怕上高中,才在父母的督促下报考幼师,这部分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愿望,是以一种观望的姿态来到学校,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出于责任和对未来前途的期待到幼师学校学习的。而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是系统教育的启蒙者,幼儿师范学校肩负着使幼师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身份完全转变的使命。那么其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因为,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教育好下一代当成神圣的天职,并且“就教师的职业意志来说,主要表现为在繁重复杂的工作中任劳任怨,沉着、冷静、耐心、果断、坚定等”,而这些正是幼师生初入校门时特别缺乏的,在他们就读幼师期间,需要通过所有教师的共同帮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型,当然班主任更是在其中起着主导的和重要的作用。幼师生所处的年龄段与高中学生相同,具有与高中学生某些共同的心理特点。当学生进入幼师后,父母,教师会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学会自觉地从事学习和劳动,学会独立地处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自己和集体、和别人的关系,学会像成人一样地生活和工作,”也就是说,到幼师学习的学生,会深切体验着自己生活中各种巨大的变化。而且,在幼师生眼中,一个“理想”教师的身上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他的个人品质,即理解能力、情感反应能力和对人的亲切诚挚的态度。当班主任是每个教师都会有的经历,在幼师当一个好的班主任,除了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之外,也要了解幼师生的心理特点。因为,能及早了解学生的个性,识别学生的优点及缺点的观察力,这对教师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新时期的学生往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之前有些常用的老办法有时并不能让工作顺利进行。因为,“班主任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工作,必须经常思考、敢做敢为,表现首倡精神,并且勇于解决实际生活所提出来的教育学上的问题。”所以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带着研究的心态了解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的原理,寻找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随时调整教育方法,尽量促进他们最快的成长。

三、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是有爱的教师必须做好的功课

由于幼师生绝大多数是女生,所以在此主要讨论一下幼师女生的心理特点。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和实践,我认为可以将幼师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并在此简要分析她们的心理状态以及采用的教育方略。

1.热爱幼教,艺术天分比较高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由于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加之能很快适应幼师的学习生活,容易在学习上表现出自己的优势,所以会在较短时间建立较高的威信。比如我带的班级有个擅长钢琴的小袁同学,虽然其总体表现平平,但在班干部选举中却获得最多票数,这部分学生在幼师最初的生活是最开心快乐的。

2.学生智力水平中等,但由于在初中或更早时期,学习成绩长期不尽人意,因此有自卑倾向的学生。她们常常表现为上课不爱发言,甚至私下也不愿多说话;但一些学生也会有相反情况的表现,如表现为过于自尊,对善意的批评表现出敌意,故意藐视长者。因为过往的学习成绩使她们对于升学的学校无从选择,这些学生是被迫到幼师来学习的,她们进校初期的状态是茫然的,特别容易被外界不良事物吸引,如不守课堂纪律、抽烟、通宵上网、结交不良朋友、乱花钱等,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并帮助她们尽快找到学习的目标。例如小古同学,进校后一段时间里,她几乎参与了班级发生的所有不良事件,而且她本人也是总是处于远离班集体的状态,就在班级组织的一次春游活动中,我发现她也始终只是和三位同学独自游玩。直到我听同学们说她特别喜欢唱歌,也唱得很好听时,决定推荐她担任声乐课代表,从那以后,她的生活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其他课程的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在期末总评中成绩排名从中下学生行列进到班级第七名,同时开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表现出色。

3.天赋较高或初中成绩较好,但出身于多子女家庭,或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就读幼师的学生。由于家庭的实际困难,她们失去了上高中进大学的机会,进校初期会表现出明显的无助感,这些学生可能会成绩优异,却常常无精打采,这些学生因为父母对她们的心理支持不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表现的很温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心里有气也不说出来。比如班上的小刘同学,各方面素质比较均衡,家中的姐姐上了大学,弟弟虽然成绩不太好,但父母还是希望他上高中,而小刘中考成绩完全可以上一个比较好的中学,但父母迫于经济压力,还是给她报考了幼师,希望她能早日经济独立。小刘同学在校的成绩不错,担任班级主要干部,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还在学生会兼职,但精神状态总是不够好,容易表现出受挫感。对于这部分潜质较高的学生,作为老师,适当的关心、关注会使她们发展到最好水平,可以告诉她们经济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过上理想的生活。否则这些学生虽然不会有损于班集体,却会影响她们自身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激发学生内心的热情,让我们所带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4.学习和行为都存在较多问题,而且也不被家长关心的学生。她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辨别是非,同时情感处于缺乏爱、容易破罐子破摔的状态,行为上常常体现出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不负责任的特征。这部分学生是令幼师班主任和学生科老师最为头疼的,工作难度比较大。最难之处在于要想使这些学生发生改变,班主任需要做大量的家长工作,而做这类家长的工作是非常艰难的。

首先,这些学生的家长自己没有意识到孩子问题的根源在家长,他们会抱怨孩子不听话、乱花钱等;其次,作为家长,他们把教育的责任都归于学校,往往也会以各种理由不和老师见面。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做到了时常电话提醒,并且要求父母亲双方要同样重视与孩子的密切联系,甚至有时请学生父母和孩子同时在场开家庭会议,讨论大家认为矛盾比较大的问题,尽量避免“母亲在单干,父亲靠边站”的情况出现,成效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幼师生的特点,我们既不能把幼师生与高中生一样看待,在文化基础课学习方面有同等要求和期待,也不能认为她们没有高中生有前途。幼师生大部分毕业后面临走向社会,进入工作状态的现实,作为幼师的教师,无论在课堂还是生活中,始终要注意到提高幼师生的思维水平,激发她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关注她们情感情绪的变化,指导她们注意人际交往技巧,并且在职业选择方面做适当的辅导。

可以说,在幼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近三十年,我是越来越热爱自己投入的事业了。不但教学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师生愉悦的教学模式,担任班主任期间,虽然感到非常辛苦和劳累,但在付出的同时,也确实有许多收获。我的学生曾经在元旦送给我的新年贺卡上写到:“祝敬爱的、亲爱的、可爱的夏老师新年快乐!”我想,这是对我的最高评价,我一直也在努力要做学生敬爱的长者,亲爱的朋友和可爱的伙伴。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1.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40.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17.

上一篇:高等代数中替换定理的一种证明 下一篇:创造“三维”课堂——浅谈研究生外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