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

时间:2022-04-01 09:08:12

有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因此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当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人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他认为文章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也可能是背离的。而我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既可以是相同的,也是可以背离的,但长期看则不同了。

好的文章格调趣味可以是由好的人品的作者所写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人。穿越历史的风烟我来到了“”时期的中国,一个瘦削的身影正在仔细地洗刷着厕所,她曾是城里的知识女青年,现在却沦为干这种脏活,但她没有抱怨,默默地干活。命运又无情地捉弄了她一次,带走了她的丈夫与女儿,但她没有被击垮,用她那坚强的人格品质挺过了那段黑暗的日子,最后她写出来《我们仨》一书,记载了与丈夫女儿的点点滴滴。该书畅销台湾,其良好的格调趣味深受大众欢迎。试想倘若没有杨绛那坚强的人格品质,《我们仨》能拥有如此澄淡的格调趣味吗?

无独有偶,前不久刚刚病逝的李小文院士也是一个拥有淡泊清虚的人格品质的人。网友戏谑地称他为“布鞋院士”“扫地僧”,无数光环包围着他,反而却独自一人浇出了趣味的《遥感技术的应用》的作品。假若没有他那低调淡泊的人品,又怎么会有这高格调趣味的作品问世呢?

但是在社会之中仍有这么一些高格调趣味的作品由一些非常低俗肮脏的作者人品所写。我想究其根本,这些作品是由那些低人品的作者剽窃、抄袭而来,近些日子官司缠身的于正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一开始他所写的《宫锁心玉》受到外界的一致好评,真有超俗的格调趣味。但很快专业人士就发现《宫锁心玉》在诸多情节上抄袭另一名编剧琼瑶的另一本小说。很快,于正就被琼瑶告上法庭,外界一片哗然,对于正的低人品所不齿,最后于正官司败诉,落得名财两空。虽然低人品的于正通过抄袭等多种手段创造出了高格调趣味的作品,但由于其低俗的人品、恶劣的手法,注定了那部高格调趣味的作品走不远。试想即使你创造了高格调的作品,但由于那低俗的人品与作弊手法,注定了你会失败。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现代社会抄袭之风盛行,我们仍须拥有一颗沉静的心,一个高尚的人品,相信自己定能获得一个高格调趣味的作品、一份真正的成功。

一个高格调趣味的作品未必要高尚的人品,但是一个要长存的高格调趣味作品定要高尚的人格。

得分: 43分

点评: 这篇文章运用例证法,先论述了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一致的;然后又论述了低人品的作者写出高格调趣味作品的原因是靠剽窃、抄袭,由于其低俗的人品、恶劣的手法,注定了这高格调趣味的作品走不远;最后指出,一个高格调趣味的作品未必需要作者人品高尚,但是,一个要长存的高格调趣味的作品必定要作者具有高尚的人格。

文章审题准确,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论证较有力。但有的句子表意不明,比如“但长期看则不同了”;有的词语使用不当,比如“无独有偶”贬义褒用;有的句子语序不当,比如“由一些非常低俗肮脏的作者人品所写”,这些都会影响得分。

上一篇: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减轻学生考前心理压力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