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病虫草肥综合处理技术

时间:2022-04-01 01:55:02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病虫草肥综合处理技术

摘要 从综合防治、生物以及物理防治、科学安全用药、科学施肥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病虫草肥综合处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无公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安全用药;科学施肥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20-02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蔬菜的安全性问题也变得备受关注,无公害蔬菜刚出现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为此,现对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除草、施肥、防病、治虫等综合处理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1 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综合防治

1.1 选择蔬菜品种

在种植蔬菜之前的准备工作中,选择蔬菜品种,除了要考虑适合本地土壤、气候以及将要推广的市场等因素外,还要考虑选用对病虫害有较强抵御能力的品种。同时还必须对种植地的主要病虫害的分布以及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研究所得到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尽可能将病虫害的高发时期与蔬菜敏感时期避开。在对种苗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对种苗的检疫工作,防止检疫性病虫草害随着种苗传播[1]。

1.2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

播种前对蔬菜进行消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把种子放在阳光下晒2~3 d,利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来杀菌消毒;二是用温水浸泡种子,利用病菌和休眠种子之间的耐热能力的差异进行消毒杀菌;三是根据蔬菜的不同品种选用药剂浸种的方法,能大大减轻许多蔬菜种传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1.3 培育壮苗

培育蔬菜幼苗时,土壤最好选用没有种植过蔬菜的稻田土或者是砂壤土,尽量避免使用菜园土。培育幼苗的土壤必须要经过高温曝晒—碎土—筛选—存储(保持土壤的干燥)等流程,育苗所用的有机肥必须要经过充分的发酵。经过消毒后的有机基质或无机基质也可以用来当作培育蔬菜幼苗的土壤,在对幼苗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对培育环境中的气体、温度、水分、光照以及土壤的肥度都要有严格的控制,这样可以减小病虫草害进行传播的几率。

1.4 田间管理

一般情况下,每种蔬菜的需肥特征以及病虫草害均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在同一块土地上,同种类蔬菜最好采用2~4年的轮作换种,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水田和菜园之间进行交替种植。在播种或种植之前对菜地进行翻耕整理,把残存在地里的前茬农作物清理干净,同时还要把地里的杂草清理干净,从源头上减轻蔬菜的病虫草害的发生。对于前茬农作物的落叶以及残体可以采用深耕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枯枝败叶在深埋的过程中自然腐烂,而且还可以将地里的病原菌、害虫翻到表面上来,再通过天敌啄食、日晒雨淋、严冬酷暑的共同作用使其被清除。对于存在杂草危害的土地,可以在播种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土壤表面的草籽发芽,在播种或种植蔬菜之前,利用相应的工具将其清除。

2 生物以及物理防治

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优先选用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的措施来防治蔬菜的病虫草害,这些措施所产生的副作用几乎为零,还有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常用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对于设施种植的蔬菜,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方法可以大大减轻部分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利用防虫网等技术手段可以控制许多害虫的发生。二是及时剔除发病植株或叶片。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必须对菜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随时注意蔬菜的长势。如果发现有发病植株,可以根据病害种类的不同采取拔除病株或者摘除病叶的方法,防止病害大面积扩散。三是合理用光除虫。对于喜光的害虫,可以在黄板、稻草把、树枝把上安装一些灯光,使趋光性的害虫积聚在一起,然后再利用一些灭虫手段将其消灭。四是采用以虫治虫等新方法新手段。以虫治虫就是利用益虫来防治害虫。以虫治虫的成功实例很多,如利用赤眼蜂可以防治玉米螟,利用蚜蛳可以控制蚜虫的发生与发展等。此外,还有以菌治虫的成功实例,比如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来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类的害虫。

3 科学安全用药

3.1 用药必须科学

所谓的科学用药就是指在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防治病虫害的手段具有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而且在防治的过程中还必须根据有关植保部门的防治部署来对其进行防治。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可以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实际情况来对蔬菜病虫害进行防治,力争做到科学用药[2]。

3.2 选择适当的用药时机

为了使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选择适当的用药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用药时机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在病虫草害大面积暴发造成为害前可以用药进行控制的时期;二是病害虫对农药最为敏感的时期;三是避开蔬菜生长过程中的生育敏感期,例如扬花期等;四是根据各类药剂发挥作用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喷洒农药的时间。

3.3 交替轮换用药

在短时间内不能一直用同一种农药来防治病虫害,最好选择几种农药交替轮换使用,这样不仅可以阻止或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而且可以防止同一种农药因多次使用而使蔬菜产生积累,超过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

3.4 选择最佳用药方式

泼浇法、甩施法、熏蒸法、喷雾法、撒施法、浸种法等方法是最常见的用药方式,在对蔬菜进行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蔬菜植株的生长状况等因素来选取最合适的用药方式。

3.5 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间隔期

化学防治蔬菜病虫害,一定要根据农药品种的不同控制用药量,考虑蔬菜的采收期控制好用药间隔期,上市前做好检测工作,确保蔬菜的农药残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4 科学施肥

4.1 合理施肥

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各种蔬菜的需肥状况以及菜园的土壤特性来对其进行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要对有机肥与生物肥的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必须符合施肥的规律(施足基肥—勤施追肥—叶面喷肥),从而达到降低蔬菜的抗肥性,减少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节约蔬菜生产所需的成本。科学合理的施肥既可以提高蔬菜的种植效益,又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符合市场对蔬菜无公害、高品质的需求。

4.2 控制好肥料中的氮、磷、钾的比例

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比例最好不要超过1∶1,施氮最好采用“攻头,控尾”的方法。在对短期菜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基肥中氮的含量最好控制在70%左右;在对长期菜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基肥中氮的含量最好控制在40%左右。施肥的方式最好采用追肥穴施或沟施、种肥底施、基肥深施的方法,在收获前的20~30 d可以对其进行最后的追肥。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增施磷肥、钾肥,不仅可以抑制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降低蔬菜的毒性,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蔬菜的品质以及营养成分。在对蔬菜进行有机肥的施洒过程中,必须要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便于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3]。

4.3 合理施用各种微肥

根据蔬菜品种的不同,科学合理地选用各种微肥,不仅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蔬菜的口味,提高蔬菜的品质。应当根据各种微量元素和蔬菜生长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如根施、叶面喷施等[4]。

4.4 施肥过程中的禁忌

在对蔬菜进行施肥时,如果肥料中含有硝态氮,那么最好不要与厩肥以及未腐熟的堆肥混用。

5 参考文献

[1] 储海平,赵德华,王孝兵,等.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病虫草肥综合处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0(1):95,97.

[2] 张永胜.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1(2):60.

[3] 孙建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0):250-251.

[4] 龙武生.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07(7):27.

上一篇:郴州烟区稻草还田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 下一篇:GPS技术及其在林业发展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