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化检验分析前样品处理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4-01 12:29:44

对生化检验分析前样品处理的几点体会

生化检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几乎每个实验室均存在着影响生化检验的各种因素,近年来由于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和方法的改进及标准品质量的提高,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使分析的批内和批间变异明显下降,所以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往往不是来自分析过程本身,而是来自分析过程之外(即分析前程度),本人从多年的生化检验工作总结出几点。

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

检验项目选择是否正确是检验信息是否有用的前提。对于新开展的项目,临床实验室负责人、检验医师应向临床医师介绍,推荐这些新的检验项目,使之在临床应用并发挥作用。即使原来开展的项目也有责任帮助推荐和选择。这是因为有时临床医师忽视做某项检验,检验人员有责任予以提醒,有时临床医师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尚不熟悉,影响到检验项目的选择及应用,有时由于临床医师不完全了解检验科有多少种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有诊断或鉴别诊断价值,需要向检验人员咨询,这一些工作队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无疑是很合适的。

患者的准备

临床实验室的活动主要就是和标本打交道,患者的准备是保证送检标本质量的内在条件及前提要求。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对检验结果会有一些影响,因此,各种不同的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如:血脂测定需要患者禁食12~14小时后采血(否则出现脂血);情绪紧张会使血糖升高;吗啡、可卡因可使淀粉酶升高;吃香蕉能使尿液5-羟吲哚乙酸升高;某些药物对化验结果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在患者要做某些检验之前,必须嘱咐患者做好相应的准备。

采用各种不同的样品管收集血液标本对生化结果有一定影响

普通抗凝管由于抗凝剂的成分不同对实验项目的影响也不同,而且抗凝管种类较多也给工作带来不便,容易造成错误。真空分离胶采血管是一种胶为理想的采血装置,它利用促凝剂约15分钟左右使血液凝固,离心后呈现3层:血清-分离胶-血细胞,由于在中间把血清和血细胞隔离,这样可以使血清成分稳定。经过初步评价实验证明其对大部分生化测定结果无影响,对葡萄糖和酶类有保护作用。

标本的正确采集

多项检测同时采血应按下列顺序采血:⑴血培养-⑵无添加剂管-⑶凝血管-⑷有添加剂管的顺序:①构橼酵盐管-②肝素管-③EDTA管-④草酸氟化钠管。实验室接受标本后的处理应注意以下事项:⑴时间: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标本可采血后5~15分钟尽早处理;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后30~60分钟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可以不到温度控制离心。⑵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应保持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⑶采血管放置:应管口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⑷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结果,如何使pH、CO2+增高,使ACP减低;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溅和溢出等。

标本的输送

标本采集部门输送到临床实验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专人输送:保证标本输送途中的安全性,防止过度震荡,防止标本容器破损,防止标本被污染,防止标本及一次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标本对环境的污染、水分蒸发。②保证输送的及时性:标本送至实验室后应有专人验收,验收情况应有记录,标本不符合的情况应及时反馈给申请科室,在某些情况下退回标本如果困难应与申请医师直接联系,提出处理意见,如必须做检验应在检验报告单上对验收不合格的情况进行描述,并提醒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验收工作实际上是实验室对送检标本外在质量的把关。

综上所述,只要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对临床生化的质量有保证,样品的前处理时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检验信息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质量的主要内涵之一,检验信息是不正确,不可能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可能对临床产生误导,延误患者及时诊治。

上一篇: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 下一篇:FU―100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