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用陶瓷餐具的审美功能

时间:2022-03-31 04:38:45

论日用陶瓷餐具的审美功能

摘要:陶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真可谓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它引领了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在思想上面的不断创新,因而具有深刻并且广博的美学内涵。在陶瓷的历史发展中,餐具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始终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而餐具自古至今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与食物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餐具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伴随这人类的文明一起发展起来的。陶瓷餐具无论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人类文化艺术长河或社会经济活动中都占有其一定的地位。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器皿,它首先就必须具备实用功能,满足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需求,这就是物质性。同时,作为物品,它还需起到美化人们生活环境、调节生活节奏和使用情趣的作用,使得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获得源自这些物品带来的愉悦,从而引发人们健康良好的心绪,以此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即精神性。换言之,现代日用陶瓷产品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它们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还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物,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日用陶瓷餐具的精神属性即审美功能。

关键词:日用;陶瓷餐具;审美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60-01

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餐具的发展历史悠久,范围极为广阔,形式灵活多样。并且餐具作为饮食文化的物化传载器具,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实用性决定餐具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产品。

一、名词解释

陶瓷餐具: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过混炼,成形,煅烧等一系列工序而制成的各种陶瓷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

日用陶瓷:在历史上,日用瓷器是从日用陶器发展而来的,又因为两者在性能和制造工艺上有相似之处,所以习惯上把它们放在一起,统称为日用陶瓷。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便是日用陶瓷餐具,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瓷器:如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饭具等等。

二、日用陶瓷餐具的功能

日用陶瓷餐具应具备两重功能:其第一重功能是基本功能:即盛放菜肴的使用功能,当前大部分陶瓷餐具基本上已经能实现这一功能;其第二重功能是精神审美方面的功能:即体现饮食的文化性,满足就餐者对饮食文化审美的需要,同时还能促进食用者的食欲提升。

三、日用陶瓷审美功能产生的时代背景

日常生活中,选用一套好的餐具,不但是生活上的享受,而且还带来食欲的提升。现代家庭中非常讲究使用陶瓷餐具的并不多,很多时候人们不知道怎么挑选健康、环保的陶瓷餐具。另一方面人们在挑选餐具时往往忽略对餐具的审美需求,普遍认为只要造型合理,色彩搭配和谐就可以了。一般来讲,现代产品设计“以人文本”,强调人―机---环境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餐具的设计者对于审美的把握。日用陶瓷设计的起点应定位于消费者身上,从消费者审美心理出发,设计出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情感、风格上都合理、丰富的产品;同时日用陶瓷设计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精神、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引领时尚潮流。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人无贵贱,家无贫富,饮食器皿皆所必需”,强调日用器皿对人的重要性,而且必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即所谓“凡人制物,务使人可备,家家可用”,这就是生活陶瓷作为百姓日常使用的器物的最起码要求。

餐具的发展之路是漫长的,形式也是多样的。陶瓷餐具是关乎人民生存质量的生活用品,也是用来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文化品位的准则之一。

最初的餐具可以说谈不上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正是这些早期简陋的发明,开始了人类饮食餐具文明的进程。并在人类的进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在简陋的餐具表面赋予了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色彩,使之具有了使用价值和早期的欣赏价值。

目前,现代人的消费观念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仅仅满足于获得产品的实用功能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人们对幸福指数的高度重视,人们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了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文化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产品设计大多关注的是人类对物质和功能的需求,现在的产品设计更多的是倾向于物质与精神的并重,那么未来的产品设计应该更多倾注设计师的感情,关注人类的情感交流,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旨所在,其实陶瓷餐具是我们每天生活中几乎都使用的产品,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通过用餐,通过使用陶瓷餐具来达到精神愉悦的感觉呢?所以,陶瓷餐具要实现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人们使用餐具时可以透过它们唤起对美的感觉与渴望。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充满了美,美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人们寻求美,不断去创造美、发现美。有时,人们就会随便拿个盘子盛放,碗、盘、不锈钢的、搪瓷的、陶瓷的、玻璃的等等五花八门、凌乱缺乏统一的感觉缺乏和谐统一。家庭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真正懂得日用瓷的消费群体还没形成,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日用陶瓷产品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的重要性。

设计在改变着生活,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餐具只是一些吃喝用具,似乎和艺术牵扯不上什么关系,所以如何设计出最贴近百姓生活,兼具审美功能的、真正能引领、教化人们审美观念的有品味的饮食器具已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了。陶瓷餐具的造型设计已不单纯是着眼于实用物品的设计,实际上它已上升到营造高品位生活质量的地位,同时融合着人们的审美艺术、人生价值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正如杨永善教授所说:“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尽管具有相对完整的形态和系统,但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仍然会产生重要的变化,如果不认识中国优秀陶瓷艺术传统,看不到造型观念与西方国家的差别,就不可能把握好这种转变的立足点,或者是失掉自己……”历史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尊重传统的审美习惯,更重视现代人的爱好和追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将更加有助于陶瓷艺术的创新,以求达到真正的道器合一,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四、结论

陶瓷之美,每时每刻,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在使用器物的过程中,晶莹剔透的瓷胎,光洁平滑的造型、和谐悦目的彩色装饰,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愉快。

陶瓷在中国古代就已创造和发明了许多制陶制瓷技艺,它的特色是表现在外在装饰与内在胎质完美结合所呈现出来的风韵。这种优雅的风韵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对审美要求和态度的心理历程,具有浓郁的东方魅力格调让人赏心悦目而又陶冶性灵,最为重要的是它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素质、文化在国际上的水准与从古自今整个文化的全貌。

参考文献:

[1]李砚祖.造物之美一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0.

[2]陈进海.李正安.陶瓷的现代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3]陈彦堂.人间的烟火―炊食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4]周锦林、林冰.陶瓷装饰艺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上一篇: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的自然主义解析 下一篇:探讨城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