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性阅读教学背景下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31 08:41:12

应用性阅读教学背景下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

(苍南县钱库第二高级中学,浙江 温州325800)

摘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并且正确地解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不偏不离地解读文本,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有效和实效教学呢?本文通过对应用性阅读教学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文本解读前的方向把握,文本解读中的深度挖掘,文本解读后的拓展巩固以及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文本解读; 新课标;教师教学用书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无疑是一个重点。但是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情况:缺乏词汇的有效处理;或词汇教学仓促,有走过场的感觉;或任务设计偏离主题及教学重点;或缺乏对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新语言知识的关注,缺乏语料的敏感度。(戴军熔,2011)因此在常态阅读教学中就这些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是有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首先要在理念上更新,立足教材,立足学生,要充分注意到应用性阅读教学对文本解读的影响,并且根据应用性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实施英语教学,突出再构文本的核心语义带动词、句的学习过程;突出目标再构中文本语言、文本意义和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

一、解读应用性阅读教学

1.关注文本的整体性

应用性阅读教学的process和goals分别是: process:1)give up every detail which it isn’t important. 2) See no words but ideas 3) Pick no sentences but meanings. 4) Treat the text as a whole all the time;goals:1) Reading for language use 2) 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s. 3) Read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由此可以看出应用性阅读更加关注文本的整体性,其基本理念是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作品及作者的整体把握,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理解领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尽量准确地去感受、理解、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情感、情绪和表现出来的内涵。

2.体现文本的再构

文本是指大于句子、语义完整的单位,是含有语境、语用和语义的具有独立语段、语义功能、语用目的和交流目的的教学材料,比如课文。那么具体的相对于中高中年级学生来说,就是短文,故事,书信,对话,诗歌等。而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也是读者获取和转换文本信息的心灵体验,因此需要对文本进行再构。所以文本再构教学又称之为“独立语段”教学,属于应用性阅读教学范畴。

二、应用性阅读教学下如何进行文本解读(interpretation of text)

教学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首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即文本进行内化,使其成为教学的基点,紧接着是学生对文本的内化。教师对文本充分并且正确地解读是内化的前提。那么什么是解读?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解读”的释义为“通过分析来理解”。

如果没有方向标,就不能对文本作出正确的分析和理解,容易出现课堂过度结构化,甚至会偏离主题或教学重点。因此文本解读前必须认真解读教师教学用书。

1.Pre—interpret(文本解读前)——解读教师教学用书(以必修3为例)

(1)教师教学用书——文本解读的方向标。教师教学用书共分两大部分:前言和分单元教学建议。前言由教学目标,指导思想,教材特点,教材概述,教材使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等组成,它一目了然地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所以教师教学用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能为解读文本和常态教学指引了方向,尤其在阅读教学中解决教学目标定位笼统化问题。如:在语言技能的说明里,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指出读的技能:掌握基本事实;抓住中心思想;了解时空顺序;理解文章内涵;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读懂图表和说明书等;获取语言和文化知识;综合评价文章等。依据此项方向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体现以下五维目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但不是每节阅读课都要突现五维目标,这样很容易面面惧到,而应该根据文本和题材特征凹显其中一个或几个目标。

(2)教师教学用书——文本解读的参照物。虽然我们通过学纲心中有底,但毕竟不如通过阅读教师教学用书掌握得更具体、更明确。同时教师教学用书还为我们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提供了详实的材料,在备课时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指导思想。如:必修3的教师教学用书在每个单元的教学方法建议中对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了本课阅读目的:如unit1的阅读和理解:第一,让学生阅读理解各国各种节日的基本知识。第二,引导学生学生认识的分类、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更深入的层面理解各国节日的意义。第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skimming、word-guessing、close reading、summarizing、comparing等阅读技巧,把握篇章中心内容,获取关键信息,并且能针对阅读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第四,学习并掌握本课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2.while—interpret(文本解读时)——解读教材文本(以必修2为例)

(1)解读文本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解读文本要关注以下几个个方面:关注文本标题,关注文本内容,关注文本体裁和题材,关注文本情感,关注教材的编排和文本作者的意图,从而解读文本内涵(between and beyond lines)。但要根据文本的本性特征有所侧重来发展学生的能力。

如:必修2 unit1 reading 的标题是“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why,how,who”进行提问式解读来预测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引导学生阅读首尾段获取文本的main idea,进而根据记叙文的三要素“人物,时间,地点”来挖掘文本内在的思想。Unit2 The Olympic games则要关注文本的内容以及主题—奥运精神的传承。Unit 3 computers就要依据科技文的语言特征和教材的编排(comprehending部分)侧重解读文本的写作技能(段落的发展方法: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details)

(2)怎样解读文本?从学习阅读的角度来说,指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实际上就是经历一次阅读实践的过程,从中可以获得阅读理解的体验、方法、技巧。从学习表达的角度说,一篇课文本身便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样本,从中可以学到书面表达的经验和规律。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用以下5个问题去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第一,我用的是什么策略?第二,为什么要用该策略?第三,我该如何使用该策略?第四,该策略何时使用是恰当的?第五,在用该策略时,我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的何处?

那么解读文本时最典型的两种方法是“螺旋式”和“剥笋式”。如:必修2unit4(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篇章结构的梳理,深入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和文本的灵魂—三种动物的不同生活状态:遭受捕杀濒临灭绝;受到保护和谐共处;生态平衡互惠)和必修3unit3(引导学生通过戏剧情节的发展,了解英语戏剧的特点和要素,采用朗诵和表演启发学生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以及作者是如何利用动作和语言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身份地位、性格特征,挖掘和品味英语戏剧语言的魅力。)

上一篇: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谈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