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诚的抉择

时间:2022-03-30 01:11:57

·满分作文·江西卷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是今天成为我们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一乐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甄诚的抉择

江西一考生

甄诚在一家公司上班,管财务。他是一个扔人堆里就难再找到的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家里有一个年迈的母亲,一个在上幼儿园的儿子,还有一个体质虚弱的妻子。每月领着这几千元的工资,虽说有点拮据,日子过得倒也舒坦、快乐。

一天,甄诚接到一张单子,是上头发过来的,单子上还附有一张几千万元的支票。甄诚接起单子熟练地操作起来。很快,甄诚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实际金额要多出一个零。虽说只是一个零,可是甄诚知道,这个零足以让他一夜暴富。

甄诚又赶紧重新核算了一下,可是不对呀,实际金额就是比支票上的金额多出一个零。甄诚赶紧拨电话给王经理。拨到一半,甄诚停下了,如果不说,自己将这多出的钱吞掉是不会有人知道的,单子上和支票上的金额都比实际金额要少一个零,没有人会发现的,如果自己有了这些钱……甄诚想到了他破烂拥挤的小屋,想到了他体弱多病的妻子,想到了他最近老毛病又犯的母亲,想到了在一家教学设备简陋的学校读书的儿子,如果有了这些钱,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甄诚的呼吸开始紧张起来,可是他又犹豫了,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那跟偷、骗有什么区别,就算别人不知道,可自己的良心就会安宁吗?自己从小到大一直以品学兼优被人所称赞,母亲也从小教育自己不要干违背良心的事。可看着窗外的繁华世界,甄诚又再一次动摇了。

深陷于矛盾的痛苦之中时,同事胡思进来了。

“嗨,老兄,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胡思故作神秘地问。

“什么东西啊?”甄诚没精打采地问。

“你就猜一下嘛。”

“我真的不知道。”

“好吧,那我自己告诉你吧。”胡思转过身,在背后捣鼓了几下,然后伸出手,对小张晃了晃,甄诚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这是他几天前苦苦找寻的丢失的玉佩,这可是他家祖传之宝,是他爸临死前交给他的。

“真是太感谢你了!”甄诚激动地接过玉佩,宝贝似的握在手里。

“你在哪找到的?”

“就在洗手间的门缝里,不小心瞄到的。”

“可是你又为什么要还给我,这可价值不菲啊,你完全可以去卖了,不会有任何人知道的。”

“是不会有人知道啊,可我要是拿了,以后上班见你一次,我愧疚一次,良心难安,一辈子都难快乐了,我可不想因为这个东西把我的快乐丢了。孟子说过‘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好了,你工作吧,我走了。”

胡思走后,甄诚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他又想了小胡的那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看看手里失而复得的玉佩,想起了自己虽然清贫但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快乐生活,于是毅然拿起了电话……

【名师点评】黄绍文:(1)情节复杂,形象鲜明。本文借鉴了《一千零一夜》的写法,甄诚的大故事里套小胡的小故事,情节较曲折,故事性强,有可读性。面对唾手可得的金钱,甄诚在利益面前的紧张、犹豫、动摇、平静的心理变化真实可信,如此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得人物形象鲜活而动人。(2)叙中显志,余味无穷。作者在叙说胡思的故事中,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与“乐”紧密结合,既扣题,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以甄诚正确的选择结尾,看似平淡,实则含蕴丰富,启人深思,深化主旨。(3)巧用谐音,人美情真。本文在人物取名上有意识地模仿《红楼梦》,巧妙运用谐音,使文章妙趣横生。甄诚确实真诚,胡思却不乱想。面对飞来横财,两个平凡的人动心而不动手,身上散发出动人的光芒。他们的抉择无疑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阅卷老师感动,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上一篇:风中的余香 下一篇:有梦想就会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