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三少话语文

时间:2022-03-30 08:07:13

三多三少话语文

“语文味儿”是什么?“语文味儿”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的东西。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就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要让学生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达到语文素养的形成,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现在的语文应该舍去花哨与浮躁,向“语文味儿”更浓处漫溯。

一、多点有效朗读,少点“高调”人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

(一)朗读与理解相辅相成。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看到把朗读与理解割裂开来的现象,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其实这种朗读是只停留在表面。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地读,尤其是关键句段,要边读边思边议,不知不觉地既做到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又通过朗读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学中,始终做到以朗读贯穿全文教学,整体把握,由读到悟,再以悟带读,体现了读和悟的整合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二)朗读与想象唇齿相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语言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语言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 ,“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因此,我们要重视让孩子们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语言的本来面目,想象和朗读密不可分,充分的想象能使朗读升华。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描绘的情境,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

“语文味儿”表现在“读味”上,课堂上要读出浓浓的“语文味儿”。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二、多点字词揣摩,少点“盲目”拓展

“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小学语文课本,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很多语言点值得反复推敲、品味。

(一)调换比较,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运用是匠心独运、精妙无双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替换、比较,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精妙独特,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松坊溪的冬天》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一位教师先请学生谈谈读了本段话后的感受。一名学生从四个“照着”感受到了溪水十分清澈。师顺势引导:作者用四个“照着”写出了溪水的清。想想我们平时说话、作文的时候,往往会用哪个词去表达呢?生:映出。师:同样都能表达溪水的清,可文章为什么不用“映出”来表达呢?通过调换比较,学生品味出松坊溪的水犹如一面神奇的大镜子,不仅清而且亮。由此,学生便体味出这个“照”字运用的精妙。

(二)联系生活,找到语言的源头活水。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如果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中仙子的飘带等,“袅娜”便有了具体、真切的语感。

三、多点实践运用,少点“无谓”合作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语文课要放弃浪费学习时间的“无谓”合作,要突出语文训练,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重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使用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在运用中提升自我的言语表达力,同时丰盈自己的内心体验。

(一)想象说话,丰富语言,情境对话。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有语言实践,要有语言的生成。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培养学生想象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语言实践,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实践运用的“活”的语言。语文课文中留下了许多能放飞读者思维的“空白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空白点”资源,巧妙地将其设计成许多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点”,并引导学生加以实践运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原有的阅读积累与课外的许多关联性内容进行有效的链接,由此创造了许多新的课程资源,丰富了语言,活化了学生说的内容,在悄然中提升学生说的能力。

(二)小小练笔,放飞心灵。

“小练笔”是得到广泛认同的一种运用性的训练方法。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写的训练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田,轻轻震撼着他们所不知道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指导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勤于动笔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在新旧理念碰撞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唯有在困惑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大胆地摸索,才能带领我们的学生走进有情味、有品位、有韵味的语文课堂!■

上一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五字经” 下一篇:语文教学最不能少的是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