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意境论的形成及其特征

时间:2022-03-30 01:06:09

摘 要: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具有鲜明特色民族特质的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在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美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切自然、韵味无穷的特征。

关键词:意境;来源;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41-02

《现代汉语词典》将意境定义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1979年版的《辞海》则阐释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具体来说,意境是指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境”,后者叫“意”。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

一、来源和发展

意境在我国古典文艺创作中源远流长,最早可从《周易》《庄子》中找到。庄子首先承认了言可以传达“形色名声”,指出了意、象、意之间的关系,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周易》中由“天地感应而万物生”生发出“观物取象”和“立象以尽意”,这奠定了以后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追求的核心精神和面貌。

最早把意境作为美学范畴提出来始于唐朝。王昌龄在《诗格》中指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和意境。这里的“意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意境,然而“意境”一词的提出却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后,意境为唐人所重,意境学说的探讨研究也发展开来。诗僧皎然提出“采奇于象外”,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晚唐司空图又扩大了意境的研究范围,提出“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揭露了意境论含蓄蕴藉的美学特征。到此,意境论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基本确立。

宋清以来历代诗论家不断加以发展意境论。苏轼主张“意与境会”,严羽则进一步扩大和规范了意境的范围,他在《沧浪诗话》中认为意境的妙处在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将古典诗歌中是否有境界的创造作为评判其优劣成败的关键,认为诗词曲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在《人间词话》中对“境界”有精辟的理解:“……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后来,在《宋元戏曲考》中,他就使用了“意境”一词。由此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研究已经大大超过了前人对“意境”的探索。

建国以来,朱光潜从诗学的角度对“意境”进行了诠释,“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提出“意境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趣的统一”。宗白华则打破了“游于艺”式的层次意境研究,以“创造新国魂”的大气胸襟探讨意境,他认为:“……景中全是情,情聚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这是我的所谓意境。”至此,意境已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

二、特征

当代著名学者童庆炳在他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对意境美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主要包括4个方面:

(一)情景交融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由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象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帮助读者形成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从而思想情感上也受到感染。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表现特征。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四溟诗话》)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到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在《诗论》中也说道:“情景相生而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这些论述说明,情景交融作为文学艺术的基本属性是意境的基本特点之一。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诗歌形象生动,宛若图画展现眼前。诗作把形象、色彩、音响交织融汇,集“视象美”“音象美”与“意象美”于一身。短短4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从景物层次上看,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远处是秋夜的霜天,无边的残月,啼叫的栖鸦;近处是江畔的枫树,渔舟的火光,桥下夜泊的客船。远与近,交融和谐。从景物色彩上看,有霜天残月,有江枫渔火,冷色与暖色分别交织在树、桥、舟、寺的阴影之中,使色彩呈现出或明或暗的景观。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成功地描绘出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意境在情景交融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境界,是意境的基本结构特征。“虚”与“实”指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实境”与“虚境”。实境包括直接逼真地描写的景、形和境,是作者感于此并直接传递给读者的艺术形象,是引发审美现象的基础与条件。虚境指作者感知并间接提供给读者的、由实境诱发和开启的、隐含了的审美想象空间,它是藏头露尾的、若隐若现的空灵境界。“虚”不等于“无”,而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实境是表达的手段。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结构原理。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前两句描绘的是实境,实在的时间,实在的秋雨绵绵,并且通过问答方式把凄凉的气氛与孤寂的心情融合在一起,传递出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与不能经常见面的现实无奈。后两句写虚境,虚想的时间,虚想的重逢,不仅写出了夫妻相逢的遥遥无期,而且也进一步加深了当时“巴山夜雨时”的凄凉心境。实与虚相照应,呈现出了夫妻之间无限的绵绵情怀,意境悠远优美,曲折风韵。

总之,虚实相生是创造诗歌意境的总方法。意境的本质是一个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在古代诗歌创作中,只有通过虚实相生这一表现手法,才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诗歌的形式发展和内容拓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从而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三)真切自然

意境有它特殊的真实性特征即“景真情真”。“情真”指意境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最真实的感情,是意境存在的目的。“景真”是以“达情”为目的对景物的真实描写,“情真”是以“景真”为手段的真实情感的抒发。“景真”和“情真”共同构成意境真实的特性。

杜甫《登高》一诗像一部立体电影般向我们展示了一组颇有立体感的景物。诗人集中描绘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将无边秋色、不尽长江、作者的孤苦形象以及万里悲秋的复杂感情和对国家、身世的酸辛与愤恨真切自然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亲同身受,诗人的无穷情思,充满了真切、和谐、统一的形象美。由此可见,意境的创造需要有真景物真情感,从而达到“象外之象”“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诗人对意境的追求与创造,是与对自然的认识息息相关的。要创造出意境完美的作品,就必须假江山之助,以自然景物作为材料,通过直觉触发引出意象。于是诗中往往风物天然,同时在风格上又避免雕琢人为,力求真朴自然,抒真性情,写真景物,任其丑朴,而自有风流。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

全诗写访友经过。场圃桑麻,田家之景,杀鸡为黍,田家之味,把酒闲话,田家之情。通篇充满了田园风味,泥土气息。尾联用招呼法写未来事,造成一种期待感。然着一“就”字,则系不邀而至,显得真率洒脱。不说访人,却单提赏花,愈加妙趣横生了。

(四)韵味无穷

“韵味”指意境中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美感效果,包括“情韵”和“意味”两个侧面,简称“韵”或者“味”。“情韵”是意境抒情性的必然表现。“韵昧”之有无决定意境之有无,而“韵味无穷”者才是好诗。

绝句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鸟栖只故道,

帆过宿谁家。(杜甫)

这首诗简明扼要,但抒写“不尽”,留有余味,营造出了含蓄委婉的意境美。后两句看似单纯的写景,其实是在含蓄的描写中,寄予了微妙深远的联想,把怀念故乡之情和人生的漂泊感展示得淋漓尽致。

意境在于“达情”,但并不仅仅到“达情”为止,往往还有某种哲理意味含于诗韵之中,因而,韵味还包含“意味”这个侧面。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王建)

全诗紧扣山村特色,“鸡鸣”、“竹溪”、“村路”写出山村的恬淡,自然和谐。“妇姑相唤浴蚕去”写山村人家忙碌劳动之景,而飞来之笔“闲着中庭栀子花”,则又是另一种淡然娴静。在这里,作者多层次表现了诗歌丰富优美的意境。为了写人忙,从反面写花闲,栀子花香气四溢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美的意境,表达了深远的情韵。总之,这首诗处处写山村的景美、人美、花美,表达了诗歌深远的意境之美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总之,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切自然和韵味无穷在艺术上孕含的结果,是这些审美对立统一体相辅相成的审美产物。意境就是以逼真的景物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法构成的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的艺术空间。因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能产生一种“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审美效应,能引人遐思,让人寻索不已,以致于让读者沉醉其中而不觉,从而获得极浓烈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陈月红.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问题刍议.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古风.意境探微[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3〕孙迎春.文学翻译意境问题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2000,(3):33-38.

〔4〕温绍贤.中英诗意境的异同及其翻译[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5〕杨红秋.意境与语言的模糊性―浅谈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1988,(5):20-22.

上一篇:论环境与人的关系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 下一篇:《坎特伯雷故事》中的“两希”文学传统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