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铸就美好未来

时间:2022-03-29 09:47:59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国儿童教育家孙云晓老师说过:“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身为班主任的我需在平时班级管理中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晓之以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笔者的做法是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2 规之以行,让充分的课前预习在学生中成为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笔者从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前习惯入手,从孩子们入学开始便着手抓课前习惯的培养,笔者常以“温和的据理劝说”,让学生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课前习惯。记得一节数学课铃刚响,大家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而此时,一个笔者非常喜欢的学生却慢吞吞地走进教室,桌上也没摆放好本节课需用的学习用品。笔者没生气,但也不打算放过这一细节,笔者灵机一定,马上考生字,有准备的学生都快速的写起来,只有他又找笔又找本,结果他拿出来时已经考完了。就这样这次突击测试它没得分。课下他主动找笔者承认错误,意识到自已没有课前准备所带来的后果。由此让他明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我们做教师的要记住:“习惯是从小处养成,而且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同时笔者还不忘树立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对于爱上进,好模仿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笔者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更好的榜样还是来自于学生本身。不论哪个同学做得突出了笔者都及时表扬,并加以鼓励。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啊!久而久之,学生就人人都努力做,人人都做得好,人人都受到表扬了。好习惯也就从这一刻形成了。

3 多彩活动――保障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笔者很重视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在课堂上注重教育学生做事要持之以恒,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例如,采用多种口才历练的形式,使学生愿说,敢说,会说,强化日常学习中的口才培训和锻炼能力,使口才训练和交流沟通能力提高。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开展口才训练,以阅读课,语文课为抓手,开展“课前五分钟大擂台”和“辩论课”等活动,促使读书成为学生学习和平时生活的主体内容,长久坚持下去,促进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

小学生的精力旺盛,课间喜欢追逐打闹。学校活动空间较大,他们在奔跑中极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将此也是作为重要工作狠抓、严抓。作为班主任,笔者必须对学生的安全尽责。对此,笔者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班会课十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示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二是课间笔者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不良行为即时纠正,再请班干部负责提醒、监督、制止任何违背常规的行为。我们班班级的侧墙上一直张贴着“比一比,谁最棒”的评价表格,根据笔者在班级内部制定的一套奖励措施,每周为表现好的学生贴上对应的五角星。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学生已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为此我们开展“送自己一个好习惯”的活动,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创设情景渗透责任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行动,养成做事持之以恒的良好行为习惯。

4 时刻关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

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是对的、善的,什么是错的、恶的,他们的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概念,这需要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在和孩子平时的交流中,笔者利用一切机会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一次,班上一个孩子告诉笔者,他妈妈在路上捡了一个钱包,结果占为己有。笔者就微笑着问这个孩子,“你认为妈妈的做法对吗?”孩子说“不对。”笔者又让孩子自己说为什么不对,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给他讲一些道理。后来,这个孩子回家还“教育”了他的妈妈。不妨再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说话不是很流利,第一次回答问题,就被其他小朋友偷偷嘲笑。笔者不动声色,等全班安静下来之后,笔者慢慢地说:“刚刚小朋友在笑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的?”有孩子举手说:“老师没有笑,在认真听。”笔者顺势引导孩子,“对啊!老师在认真倾听他说话,我们其他小朋友也应该像老师一样,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这样,你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如此几次,很多孩子都逐渐改掉了嘲笑别人的坏毛病。像这样的例子很多。

就这样,笔者经常抓住一些细节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教学学生要有爱心,要尊敬长辈,不要因为爷爷奶奶疼爱你们就乱发脾气。有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这样那样的坏习惯,但只要逐步引导,还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上一篇:提高当前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效率探讨 下一篇:浅谈微信在消防宣传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