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理由爱上它”

时间:2022-03-29 07:27:30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是谈“文”色变,望而却步,说起来,牢骚满腹是,怨言满天飞:“学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背这些晦涩的文言文?”“现在已经不用‘之乎者也’说话了,为什么要考这些东西?”其实,文言文就像书法、武术一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我们一代代去传承。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可是,佶屈聱牙的文字却很难让学生爱上它,这就需要我们找个理由,寻个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疏通文意还是欣赏内容,无论是诵读还是品味,都需要我们动一番头脑,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兴趣谈谈自己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第一,学会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而通常情况是,老师串讲直译,学生笔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记得密密麻麻;教师很忙碌,学生很糊涂。如此,文意疏通也算顺畅,可再学下一篇,学生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课外的文言文就更像天书一般了,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教师疲累,学生厌烦,长此以往,就会谈之色变了,避之惟恐不及了。

鉴于此,我是尝试这样做,学每篇文言文时,我都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个作业:“我”在这课记住了哪几个词,它有哪些意思,“我” 是怎样记住的;或者“我”在这课记住了哪个句式,它有什么特点。比如,学《孔雀东南飞》时,有同学记“见”这个词,他联系现实生活中“见谅”“见笑”,记住了“见”这个词可以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学《逍遥游》时,有同学说,借助成语“食不果腹”记住了“腹犹果然”中“果”是“饱”的意思;甚至有人说,就是借助工具书狂背的(其实即使狂背,也会给其他同学以鼓励)……都无所谓,记这些基础东西,不看过程,只要结果,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文意的疏通,开始可能不顺畅,但一定有兴趣,兴趣会促使学生自主的去翻看工具书,去查阅材料,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再者,要倡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读文本。读的方式可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而定,朗朗上口者可齐读自读,佶屈聱牙者可范读默读,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有了,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

第二,学会和先贤交流

每一篇文言文,几乎都是作者或对生活的感悟,或对现实历史的评判,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聆听他们人生的箴言,感受他们博大的胸襟。

学《寡人之于国》,我们不但读到孟子的敢言善辩,更了解了他怀有对人对物的人文关怀的思想,他的这种思想放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都充满了一种别样的魅力;读《劝学》,我们可以和荀子一起探讨如何把“所学”和“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让我们知道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知识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学《赤壁赋》我们就和东坡一同走进黄州,泛舟赤壁,了解他对宇宙的态度,感悟他面对逆境的坦荡旷达……诚然,我们当然也可以和古人辩论,比如对宇宙,对人生,对学习。可以让学生说,也可以让他们动笔写,不做内容的限制,没有体裁的束缚,可以随意地和作者探讨辩论,这样,就会拉近他们与我们的距离,看起他们的文字来也就自然不那么陌生和排斥了。

第三,试写文言片段

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史记・陈冠希列传》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年高考都有一部分学生凭借文言句法,作文得了高分。虽然我们不提倡学生篇篇写文言文,但文章里偶尔有几句,也会让文字别有一番风味。所以仿着课文一些句式写点句子写点片段,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师讲兴正浓,一生昏昏然一梦南柯,叫起,惺忪睡眼,漠然表情,倒似方外之人,吾正忧其被骂,忽听师用雅言“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骂之,偷笑。”这些文字虽浅易,但学生兴趣浓厚。偶尔让学生写写,应该不失激发兴趣的一好方法。

当然,为应试,还有很多技巧需要学生掌握,也有很多东西要学生死记,我并不否定这些,但找个理由寻个法子让他们不再惧怕文言文,应该是学好文言文的首要。

上一篇:古典诗词鉴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心灵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