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课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3-29 04:44:52

深化新课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在新课改形势下,陈旧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教育教学形势。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师生关系;师生互动;质疑精神

在新课改形势下,崭新的教学理念冲击着我们的头脑,陈旧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我们的教育教学形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积极的心态去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努力践行新课改精神,开辟一些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仅与大家共勉。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社会和谐首先要人和谐,可是培养和谐的人就需要有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实现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个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好坏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教师只有把学生看作朋友,尊重他们的尊严与个性,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与温暖,我们的师生关系才会是融洽和谐的。正是这份融洽与和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才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热爱每一位学生

爱学生是我们教师的基本底线,如果教师不爱自己的学生,那就不会是合格的教师。因此,热爱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在教学中,我用爱和关怀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亲近自己、喜欢自己,让学生觉得我是爱他们、重视他们的。

2.体贴每一位学生

现在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优越,家长关心。他们不需要过多生活与学习上的照顾,他们需要的是心灵上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与学生谈心,和他们做朋友,与学生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3.宽容每一位学生

我们教师只有有一颗善待学生的宽容之心,才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中,我用机智的方法对待学生的错误,唤起他们的自尊,引发他们自悟,从不讽刺、挖苦学生。

二、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教育部课程改革方案》中曾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过去的师道尊严、专家权威我们要逐渐淡化,教师应该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强调:“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形成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乐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采取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一课时,我就采取了师生互相交流的方法:通过你的研读,你发现了哪些问题?(1)学生给教师提问题。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都做了详细的回答,当然,有的问题我没有直接讲出答案,而是组织学生互相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互受启发。(2)教师给学生提问题。我首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向全班学生发问,然后让他们分小组自由讨论我的问题,小组内形成一定的意见后,再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这样的互动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关键是“问”,我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学生只有产生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他们的疑问,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寻找答案,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我总是给学生做点拨和补充,从不把答案直接“端”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把班内学生根据位置划分了板块,每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自己的问题反馈给小组长,组长在汇总后,提前10分钟把问题交给教师,我再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大家讨论,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再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会越来越好。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一线教师就应该积极学习新课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落实新课改精神,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东.开放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熊梅.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州东中心小学)

上一篇: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 下一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生命质量